牡蠣進口須經海委會同意 業者逕行報運無法通關
【記者趙智偉/基隆報導】 2025/05/21

部分牡蠣進口因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管制,進口業者若未事先取得海域野生動物保育的中央主管機關海洋委員會的同意文件而逕行報運進口,恐涉野生動物保育法違章,導致貨物無法通關,甚至造成嚴重損失。鑑此,基隆關提醒相關進口業者留意。

基隆關表示,為確保進口活、生鮮或冷藏牡蠣(蠔、蚵)能順利通關,進口業者於進口前務必詳加確認來貨的規格(如殼長)及學名,以辨明來貨是否受到輸入管制;尤其部分牡蠣輸入進口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業者須取得海洋委員會的同意文件,才能報運進口。

基隆關指出,進口活、生鮮或冷藏牡蠣(蠔、蚵(,除了依殼長大小歸列不同貨品分類號列並適用對應的貿易法規輸入管制外,若該物種也屬於野生動物保育法適用範疇,則輸入該物種時,則須同時符合貿易法規與野生動物保育法的雙重管制規定,才能輸入進口。

業者在報運進口牡蠣前,務必確認來貨規格大小與正確學名,並據實申報,以加快通關時效,並避免違章受罰。國內進口業者若對特定牡蠣物種是否屬於野生動物保育法輸入管制範疇有疑問,可洽詢海洋保育署或參考其官方網站相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