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幼兒園不當對待事件暴增
2025/05/19

根據國教署資料,不當對待幼兒裁罰案已從一一二年的四十九件暴增至一一三年的一三五件,成長近二‧七倍。主要違規類型,包括:不當對待、超收、師資問題、教學環境等相關問題,顯見目前幼兒園的整體服務品質仍有顯著改善空間,政府端有必要針對幼兒園環境、人員及通報機制進行更全面與系統性的審查。

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全台二至六歲幼兒入園率已達八○%,反映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靖娟基金會於今年三月針對全台二十二縣市幼兒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最重視「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與「環境衛生」,整體服務品質給予高度肯定,但如師生互動、教保倫理等關鍵因素卻常難以察覺。

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的主要考量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家長會依序以「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目標、方法及內容)」及「環境衛生」因素作為對幼兒園的考量。顯見,家長極度重視孩子的學習與遊戲空間是否安全舒適,教學方式是否具備教育理念與發展性,同時也關注幼兒園內的衛生與健康管理品質。

在學前教育普及的同時,服務品質才是保障幼兒健康成長的根本。靖娟基金會在此向政府提出三點建議:第一,落實稽查評鑑,確保幼兒園遵循相關規範;第二,晉用具幼教專業背景的合格師資,提升教保品質;第三,杜絕不當對待行為,打造安全、尊重的學習環境。

幼兒園內「不當對待」事件激增,與聘用無教師證、非幼教背景的大學生有高度關聯。全國幼教產業工會指出,部分業者為壓低人事成本,長期濫用法規灰色地帶,導致教保現場專業失衡。缺乏幼兒發展知識與班級經營能力的非專業人力,尤其在面對特殊需求幼兒時,風險更大,容易成為不當對待的潛在來源。應正視師資斷層與待遇失衡的結構性問題,提升合格教保人員的薪資與專業尊嚴。唯有如此,才能為下一代打造一個安全、穩定且具備專業支持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