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環台路跑精神進校園 飛沙國中生命教育與SDGs接軌
【記者劉春生、劉曜銘/雲林報導】 2025/05/19

▲盲人環台路跑精神進校園,飛沙國中生命教育與SDGs接軌。(記者劉春生攝)
為深化學生對生命意義與社會關懷的認識,飛沙國中特別邀請「台灣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協會」總幹事楊鍾鼎先生,於校內舉辦一場深具啟發性的生命教育講座。楊總幹事以「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看台灣盲人環島馬拉松籌辦、規劃與執行的社會公益目標」為題,與師生們分享他在推動盲人環台馬拉松運動中的感人歷程與社會責任實踐。

楊鍾鼎總幹事說明,自協會成立以來,已成功舉辦八屆盲人環台路跑活動,邀請全台視障者參與,展現視障者的堅韌與希望,同時也讓隨行陪跑者以「陪跑一小段,讓愛不間斷」與視障跑者共享喜樂。他們在視障陪跑員的引導下,用雙腳跑遍台灣,用汗水與毅力向社會證明:視障者不只是接受幫助的對象,更能為社會創造正向影響。

除了在國內推動並辦理盲人環島馬拉松活動外,楊總幹事更帶領多位視障跑者前進國際,征戰捷克布拉格馬拉松,讓世界看見台灣視障者的勇氣與實力。這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次國際文化交流與尊重多元的實踐。當其分享台灣視障跑團披著國旗通過終點時的影片時,那種喜悅與感動,浸潤了飛沙國中學子,令人動容。

楊鍾鼎先生特別設計「偽盲」活動,讓學生從教學區走至活動中心,體驗扶持與關懷的感受,演講中楊鍾鼎特別強調,協會所推動的每一項活動皆屬公益,同時扣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呼應目標三「良好健康與福祉」、目標十「減少不平等」,透過這些具體行動,喚起社會關懷,實踐全民共融、無障礙環境與社會公益的願景。

此場演講不是短短兩小時的聽講活動,更是一個生命教育課程,專輔范霈穎老師與陳昭龍校長共同設計教案,實際入班進行教學,開拓學習視野。透過演講前的教學引導,然後再與講者提問互動,不僅提升了對生命意義的體悟,也學習到以同理心與行動支持,落實多元族群生命關懷。

校長陳昭龍表示,每年至少一場生命教育講座,目的是為學生種下希望種子,將品德教育落實於生活,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價值與態度的培養,透過這樣的生命教育講座,期待學生能理解身處不同處境者的勇氣與堅持,並將此內化為自己前行的力量,勇敢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