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農業局輔導養殖業者申請國際ASC認證 強化品質區隔市場

▲南市副市長趙卿惠、農業局長李芳林拜訪社團法人臺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理事主席蔡阿玉,瞭解目前臺灣鯛產銷狀況。(記者李嘉祥攝)
為降低美國關稅衝擊及加強臺南地區臺灣鯛行銷,副市長趙卿惠、農業局長李芳林特別拜會社團法人臺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理事主席蔡阿玉,瞭解目前臺灣鯛產銷狀況;因適逢ASC驗證單位DNV-GL進行稽核,也順道說明取得國際認證的重要性,可提升養殖漁產品質外,爭取外銷量提升,讓臺灣鯛產業永續發展。
趙卿惠副市長表示,為強化臺灣鯛品質,市府於101年起輔導南瀛養殖生產協會,協助臺灣鯛養殖業者進行「ASC-ISRTA(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Responsible Tilapia Aquaculture)負責任的鯛魚養殖國際標準認證」(ASC認證),區隔市場建立自我品牌,進而提高漁民收益。
趙卿惠副市長說,南市目前有5戶養殖戶取得認證,面積達60公頃,年產量約1320噸;ASC驗證單位DNV-GL目前派遣國外稽核員來臺進行養殖現場稽核,稽核結果報告將經驗證單位審核後,再轉呈ASC複審且公開審查,以確保南市臺灣鯛品質。
李芳林局長指出,南市臺灣鯛養殖面積約883公頃,產量佔全國最一,其中臺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就佔了2/3,該協會範圍涵蓋學甲、麻豆、北門、七股、安南、下營、將軍、鹽水及新營等地區,目前會員人數345人,養殖魚種以臺灣鯛、虱目魚、鰻魚、白蝦為主,其次為烏魚、鱸魚、文蛤、泰國、石斑魚、筍殼魚、牡蠣、草蝦等。
蔡阿玉理事主席感謝在南市農業局輔導,協助協會養殖業者取得臺灣GAP、臺灣TGAP、國際ISO22000/HACCP、美國SQF1000、歐盟GLOBAL GAP、ASC-ISRTAnhe及Halal等多項驗證;其中ASC認證,屬養殖水產品驗證標章中最高門檻且最新的證證基準,是全國第一位推動ASC驗證,目前ASC產品通路,外銷以歐盟、日、韓國、澳洲為主,內銷市場則為Costco、有機緣地、7-11等。
李芳林局長強調,未來會持續輔導漁業團體加入漁業產品溯源制度、推動養殖登記及溯源管理、導入水產品「產地鑑別」技術,防止他國以「洗產地」方式危害臺灣利益。
趙卿惠副市長表示,為強化臺灣鯛品質,市府於101年起輔導南瀛養殖生產協會,協助臺灣鯛養殖業者進行「ASC-ISRTA(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Responsible Tilapia Aquaculture)負責任的鯛魚養殖國際標準認證」(ASC認證),區隔市場建立自我品牌,進而提高漁民收益。
趙卿惠副市長說,南市目前有5戶養殖戶取得認證,面積達60公頃,年產量約1320噸;ASC驗證單位DNV-GL目前派遣國外稽核員來臺進行養殖現場稽核,稽核結果報告將經驗證單位審核後,再轉呈ASC複審且公開審查,以確保南市臺灣鯛品質。
李芳林局長指出,南市臺灣鯛養殖面積約883公頃,產量佔全國最一,其中臺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就佔了2/3,該協會範圍涵蓋學甲、麻豆、北門、七股、安南、下營、將軍、鹽水及新營等地區,目前會員人數345人,養殖魚種以臺灣鯛、虱目魚、鰻魚、白蝦為主,其次為烏魚、鱸魚、文蛤、泰國、石斑魚、筍殼魚、牡蠣、草蝦等。
蔡阿玉理事主席感謝在南市農業局輔導,協助協會養殖業者取得臺灣GAP、臺灣TGAP、國際ISO22000/HACCP、美國SQF1000、歐盟GLOBAL GAP、ASC-ISRTAnhe及Halal等多項驗證;其中ASC認證,屬養殖水產品驗證標章中最高門檻且最新的證證基準,是全國第一位推動ASC驗證,目前ASC產品通路,外銷以歐盟、日、韓國、澳洲為主,內銷市場則為Costco、有機緣地、7-11等。
李芳林局長強調,未來會持續輔導漁業團體加入漁業產品溯源制度、推動養殖登記及溯源管理、導入水產品「產地鑑別」技術,防止他國以「洗產地」方式危害臺灣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