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诈勿信高获利 警政署揭诈骗手法
【记者王先国/综合报导】 2025/05/15

打击诈骗已是全民共识,全国各警察机关也列为工作重点,期减少诈骗案件发生,避免民众遭致财产重大损失。而当今网路时代,民众几乎人手一支手机,随时可上网及利用手机收发话与发送、接收简讯,若警觉性不够,被利诱点击加入Line投资群组,轻信「高获利、稳赚不赔」,被诈骗而交付金钱、黄金等财物,致造成财产损失。

警政署近期於内政部长刘世芳召开的部务会报,提出「高额财损案件分析与策进报告」,该报告提到诈欺案件常见的诈骗手法有以下三大类∶

一、 假投资诈骗∶诈骗集团在脸书上投放广告,吸引被害人点击後加入Line投资群组,营造群组内大家都有赚钱的假象,诱骗被害人进入诈骗网站投资股票,并要求被害人以现金交付或网路转帐来交付款项,实则进行诈骗造成民众财产损失。

二、 假交友投资诈骗∶诈骗集团成员在脸书社团和交友软体上结交被害人,每天嘘寒问暖,两人关系热络後,再介绍被害人到诈骗网站投资虚拟资产,要求被害人以支付虚拟通货或现金交付方式来交付款项达成诈骗。

三、 假检警诈骗∶诈团成员假冒金融机构或户政事务所人员,以国内行动电话打给被害人,表示捉到有人拿被害人的双证件办理开户或证明文件,然後诈骗集团成员又假冒警察、检察官,指称被害人涉及洗钱案件需要监管帐户,要求被害人交付现金或存摺金融卡达成诈骗。

内政部长刘世芳在听取警政署报告後指出,根据警政署剖析的被害人资讯,除要求警政署应加强超商、百货公司及年货大街等人潮聚集处所的识诈宣导外,也责成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成立诈欺防制谘询小组,利用分析诈骗帐户的汇款纪录、虚拟资产钱包币流等各种方式,精准找出还在被骗的潜在被害人,透过「一六五打诈仪表板」宣导反诈知识,即时唤醒被害人减少财损。此外,内政部也会持续与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及专业机构紧密合作,透过科技防诈、数据分析及多元宣导,强化民众识诈、知诈意识,提高警觉小心被利诱而受骗上当,打造坚实的防诈屏障,让犯罪集团无所遁形,确保民众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