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農改場攜手種苗協會推動智慧生產與優良品種技術交流 提升農產競爭力

▲臺南農業改良場與台灣種苗改進協會舉辦瓜果嘉年華-智慧生產與優良品種交流會,農業部技監王仕賢、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張定霖、臺南農改場副場長王裕權等均出席。(記者李嘉祥攝)
為促進瓜果產業智慧化發展與品種創新應用,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與社團法人台灣種苗改進協會14日共同舉辦「2025瓜果嘉年華-智慧生產與優良品種交流會」,透過產學研專家對談與種苗業者展示,匯聚智慧農業創新技術與優質瓜果品種,開啟產業交流與合作的新契機。
交流會分為展示、專題演講與經驗分享等兩大主軸。農業推廣大樓展示區邀請全台7家種苗業者展示多樣化的瓜類、果菜類及蔬菜類優良品種,並和與會農友進行現場互動、品評及技術交流,促進品種選擇的多元化與應用機會,進一步強化作物栽培效益與市場競爭力。農業部技監王仕賢、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張定霖、臺南農改場副場長王裕權、農糧署蔬菜及種苗產業組種苗管理科洪崇文等均出席。
專題演講與經驗分享部分,邀南瓜、洋香瓜與小黃瓜等作物的產銷業者分享實務栽培與市場經營經驗,揭示從田間管理到通路銷售的關鍵策略,另也聚焦智慧農業導入實際案例,邀三欣園藝董事長曾明進分享如何透過精準管理建立萵苣產業競爭優勢,以及陳文輝班長說明導入智慧技術於木瓜生產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成果,期能為農民與業界帶來具體實用的技術啟發與轉型方向。
王仕賢技監表示,一開始辦瓜果節主要行銷西瓜,也邀種苗業者介紹新品種,陸續加入果雕、西瓜料理,並將種苗節與瓜果節合而為一,改在臺南農改場舉辦;種子、育苗對農業很重要,尤其種苗是產業的基本,面對美國關稅衝擊,期望透過此次活動讓業者相互交流,讓農業能越來越穩固。
臺南農改場長陳昱初說,面對氣候變遷與市場快速變化,農業發展更加仰賴技術創新與品種精進,期透過專業分享、田間經驗交流與品種展示平台,促進農民與業界攜手推動產業升級,掌握市場脈動與栽培策略,邁向智慧、高效、永續的現代農業目標。
交流會分為展示、專題演講與經驗分享等兩大主軸。農業推廣大樓展示區邀請全台7家種苗業者展示多樣化的瓜類、果菜類及蔬菜類優良品種,並和與會農友進行現場互動、品評及技術交流,促進品種選擇的多元化與應用機會,進一步強化作物栽培效益與市場競爭力。農業部技監王仕賢、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張定霖、臺南農改場副場長王裕權、農糧署蔬菜及種苗產業組種苗管理科洪崇文等均出席。
專題演講與經驗分享部分,邀南瓜、洋香瓜與小黃瓜等作物的產銷業者分享實務栽培與市場經營經驗,揭示從田間管理到通路銷售的關鍵策略,另也聚焦智慧農業導入實際案例,邀三欣園藝董事長曾明進分享如何透過精準管理建立萵苣產業競爭優勢,以及陳文輝班長說明導入智慧技術於木瓜生產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成果,期能為農民與業界帶來具體實用的技術啟發與轉型方向。
王仕賢技監表示,一開始辦瓜果節主要行銷西瓜,也邀種苗業者介紹新品種,陸續加入果雕、西瓜料理,並將種苗節與瓜果節合而為一,改在臺南農改場舉辦;種子、育苗對農業很重要,尤其種苗是產業的基本,面對美國關稅衝擊,期望透過此次活動讓業者相互交流,讓農業能越來越穩固。
臺南農改場長陳昱初說,面對氣候變遷與市場快速變化,農業發展更加仰賴技術創新與品種精進,期透過專業分享、田間經驗交流與品種展示平台,促進農民與業界攜手推動產業升級,掌握市場脈動與栽培策略,邁向智慧、高效、永續的現代農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