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标签看见天赋 公益讲座聚焦正向教养
【记者陈秋香、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5/05/14

当孩子展现不平常的行为时,您是否曾感到彷徨无助?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家庭都值得被温柔守护,由高雄山达基教会主办,中华公民人权协会协办的免费公益讲座「照亮暗处的光-陪伴孩子与家庭走出阴影,看见希望」十三日在温馨氛围中圆满落幕。(见图)

主办单位今(十四)日说明,这次讲座邀请到中华公民人权协会理事长蔡沛华,以其深厚的幼教经验与为人母的细腻观察,带来「正向管教∶从标签到天赋」的讲座分享;同时,云林那可拿中心执行长林芯莹则以「打开信任之门-孩子,我为你撑伞」为题,分享如何建立亲子间的信任与理解。这场深具意义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教师、社工、辅导员及一般民众热情参与,高雄市家长协会理事长黎明先生及无极御令合发宫宫主陈女士亦亲临现场,表达对教育议题的重视与支持。

当孩子出现一些让家长担忧的情绪或行为时,如何有效地应对与帮助他们,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山达基教会代表副秘书长黄玫瑛表示,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挑战时,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教育理念与环境改善方法,透过这些方法,我们更能从根本上、更全面地支持孩子健康成长。

讲座一开始,蔡沛华理事长便以其丰富的经验,透过生动活泼的抛球互动游戏,引导现场听众思考,当球迎面而来时,我们虽知道这些球是甚麽,但我们是否准备好接住?这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给孩子贴上「乖巧」、「难教」、「过动」等标签,但我们是否真正准备好,以适当的方式接纳并引导他们?蔡理事长指出,问题的症结往往不在於我们用错方法,而是缺乏正确的知识与方法,或受限於过去不够周全的观念。

令人关注的是,忧郁症已成为台湾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少与会者也举手提到有与忧郁症患者相处过,林芯莹执行长分享了她早期在监狱协助戒毒者的经历,并观察到许多吸毒者出狱後容易再度沉沦;结合自身陪伴忧郁症患者的经验,她深刻地说,唯有真正理解这些行为或症状背後的深层原因,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她提醒所有陪伴者,应避免以「评估」的姿态告知对方该怎麽做,而是要运用引导与提问,启发对方自我探索,进而找到属於自己的方向与解决方案。

在讲座的尾声,蔡沛华理事长於回应现场提问时,再次强调了整场分享的核心价值-摒弃标签,拥抱理解,她呼吁,大家不要以既有的刻板印象来看待孩子或问题,而是要先放下预设立场,透过真诚的理解、有效的沟通与深刻的同理心,真正看见对方的内在需求,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孩子和家庭带来真正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