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 中市府加强无卡分期消费停看听 公告不良业者

「无卡分期」近年在消费市场日益盛行,因资金申请快速便利,成为业者推销高价商品给学生及社会新鲜人的常用方式,也因其常隐含高利率与高违约金等不利条款,衍生诸多消费争议。市长卢秀燕昨(十三)日主持市政会议指出,部分业者透过诱导或包装手法让民众不慎签下高额分期合约,导致不少青年负债累累;她肯定法制局创新推出公告违规业者的全国首创机制,有效提升市民消费警觉,也强调市府将持续推动防诈与法治宣导,打造更安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首创,值得肯定!」卢秀燕市长提到,无卡分期是贴近民生的市政议题,部分业者行销手法甚至涉及胁迫或诱骗,市府虽多次裁罚,却难以吓阻违规。对此,法制局首创「公告不良业者」的机制,对屡犯且不改善者,依法公开其资讯并张贴於店面,提醒消费者提高警觉,这样的做法,让民众走到店门口看到公告,就会三思而後行,达到实质吓阻效果,值得肯定。
法制局长李善植以「无卡分期消费停看听买得安心没烦恼」为题进行报告。李局长说明,无卡分期为近年新兴交易模式,申请时不需信用卡或联徵,只需身分证与手机门号即可申办,门槛低、风险高,易吸引学生或无稳定收入者使用,常见於美容课程、健身教练、补习班与3C产品等消费项目,涉及复杂三方契约,纠纷处理困难。
为防范无卡分期陷阱,李善植局长提醒市民「停、看、听」是基本守则,停下脚步、看清契约内容,包括利率、总金额、违约条款,听从自身财务评估,不冲动消费。此外,保留所有对话与交易纪录、善用7日审阅期及无条件解约权,都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
「全国首创,值得肯定!」卢秀燕市长提到,无卡分期是贴近民生的市政议题,部分业者行销手法甚至涉及胁迫或诱骗,市府虽多次裁罚,却难以吓阻违规。对此,法制局首创「公告不良业者」的机制,对屡犯且不改善者,依法公开其资讯并张贴於店面,提醒消费者提高警觉,这样的做法,让民众走到店门口看到公告,就会三思而後行,达到实质吓阻效果,值得肯定。
法制局长李善植以「无卡分期消费停看听买得安心没烦恼」为题进行报告。李局长说明,无卡分期为近年新兴交易模式,申请时不需信用卡或联徵,只需身分证与手机门号即可申办,门槛低、风险高,易吸引学生或无稳定收入者使用,常见於美容课程、健身教练、补习班与3C产品等消费项目,涉及复杂三方契约,纠纷处理困难。
为防范无卡分期陷阱,李善植局长提醒市民「停、看、听」是基本守则,停下脚步、看清契约内容,包括利率、总金额、违约条款,听从自身财务评估,不冲动消费。此外,保留所有对话与交易纪录、善用7日审阅期及无条件解约权,都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