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海域化学事故专业技术小组成军

海洋委员会主任委员管碧玲昨(十三)日主持「海域化学事故专业技术小组成立仪式」,亲自授旗给全台首支正式成军的专业应变团队;该小组结合三位技术专家、五位应处人员,以及海委会十三位取得海上危害性物质(HNS)指挥级训练资格者,加上三十九位曾赴海外受训、横跨海委会、环境部、内政部、交通部、经济部等多部会与地方政府的专业人员,组成六十人的坚强团队,这场授旗仪式象徵我国在海域灾害应变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也正式启动一支专业、即时、具备科技应变能力的小组,全力守护我们的海洋环境。
海域技术小组的核心任务是在海上化学污染发生的第一时间,运用高科技侦测设备快速研判情势,即刻展开处置,将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该小组存在的价值在於成员多数具备多年灾害应变实战经验,熟悉从现场评估到污染物判读等流程,并配合全时待命的应变系统,可有效缩短应变时间、降低危害风险。
管碧玲主委表示,一一二年接任海委会主委以来,尤为深刻记得帛琉籍天使轮於高雄外海倾斜沉没导致超过千只货柜漂流,所幸当时并非载运化学品而未造成重大海洋污染,因此有感於海域化学事故应变量能需日益精进,特别要求海洋保育署持续办理国内外海域化学品事故专业认证训练,并召集相关单位进行兵棋推演及实兵演习,同时修正「重大海洋污染紧急应变计画」,将我国海上化学品灾害预防、整备、应变及复原等各阶段标准程序建立。技术小组的成立,不仅是长期规划的成果,也是中央与地方携手合作的具体展现。当天邀请曾参与海上危害性物质(HNS)应变训练的专业人员,以及多个相关救灾单位共同出席,包括海巡署、航港与环保等机关,显示我国在灾害应变上,已建立起横向联防的合作网络。
海委会指出,该活动特别展示应变关键装备与先进仪器,包括针对海上应变所使用,可同时对固(例如过氯酸钾、二异氰酸甲苯等)、液(例如苯、氢氟酸等)、气(例如天然气、丁烯等)态物质进行分析的红外光谱仪(FTIR),能有效掌握不同物质的特性,提升现场判读精准度,同时也展示防护装备,确保小组成员能在高风险环境中安全执行任务。
管碧玲致词时恳切拜托海域化学事故专业技术小组成员务必将海上化学品应变视为重责大任,并重申海委会将持续强化人员训练与资源整备,并推动跨部门的协作,打造一个能与世界对话的海洋守护体系;管碧玲强调,守护海洋不仅是今日的行动,更是为未来世代留下乾净、安全的海域资产,透过这支专业技术小组的成立,宣誓并确保每次的应变行动都能即时、精准、有效,将会是台湾海洋韧性不可或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我们将全力以赴真正落实守护海洋的使命。
海域技术小组的核心任务是在海上化学污染发生的第一时间,运用高科技侦测设备快速研判情势,即刻展开处置,将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该小组存在的价值在於成员多数具备多年灾害应变实战经验,熟悉从现场评估到污染物判读等流程,并配合全时待命的应变系统,可有效缩短应变时间、降低危害风险。
管碧玲主委表示,一一二年接任海委会主委以来,尤为深刻记得帛琉籍天使轮於高雄外海倾斜沉没导致超过千只货柜漂流,所幸当时并非载运化学品而未造成重大海洋污染,因此有感於海域化学事故应变量能需日益精进,特别要求海洋保育署持续办理国内外海域化学品事故专业认证训练,并召集相关单位进行兵棋推演及实兵演习,同时修正「重大海洋污染紧急应变计画」,将我国海上化学品灾害预防、整备、应变及复原等各阶段标准程序建立。技术小组的成立,不仅是长期规划的成果,也是中央与地方携手合作的具体展现。当天邀请曾参与海上危害性物质(HNS)应变训练的专业人员,以及多个相关救灾单位共同出席,包括海巡署、航港与环保等机关,显示我国在灾害应变上,已建立起横向联防的合作网络。
海委会指出,该活动特别展示应变关键装备与先进仪器,包括针对海上应变所使用,可同时对固(例如过氯酸钾、二异氰酸甲苯等)、液(例如苯、氢氟酸等)、气(例如天然气、丁烯等)态物质进行分析的红外光谱仪(FTIR),能有效掌握不同物质的特性,提升现场判读精准度,同时也展示防护装备,确保小组成员能在高风险环境中安全执行任务。
管碧玲致词时恳切拜托海域化学事故专业技术小组成员务必将海上化学品应变视为重责大任,并重申海委会将持续强化人员训练与资源整备,并推动跨部门的协作,打造一个能与世界对话的海洋守护体系;管碧玲强调,守护海洋不仅是今日的行动,更是为未来世代留下乾净、安全的海域资产,透过这支专业技术小组的成立,宣誓并确保每次的应变行动都能即时、精准、有效,将会是台湾海洋韧性不可或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我们将全力以赴真正落实守护海洋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