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盐夏不夜埕」登场 府北街区五感体验「遮好呷」

国立中山大学主办第八届「二○二五盐夏不夜埕」夜间艺术展,於五月十至十七日在高雄市盐埕区府北公园登场,今年以「盐来遮好呷」为主题,策划装置艺术、互动演出、市集与导览,透过味觉、视觉、听觉与记忆交织的感官体验,邀请民众重新品味「吃」的意义,探索盐埕的历史文化。(见图)
中山大学今(十二)日说明,「遮好呷」在台语中意为「这麽好吃」,不仅是对美味食物的称赞,更承载著一代代人的饮食习惯、移民记忆与文化演变;好吃不只是味觉的感动,更是一次对生活的回望,一种与土地连结的情感记忆,历经一学年的社区田调与创作,今年活动主题从「人」、「神」、「饮」三个面向出发,带领民众从庙埕文化、家庭餐桌与街边巷口的点滴风味中,重新思考「好吃」的定义。
该展区涵盖府北公园与其周边街区,今年共展出十三件装置艺术作品,由中山大学学生与在地社区协作完成;大学生与高中生的作品围绕著策展主题创作的科技艺术作品,如「信仰404」、「盐埕·续」,引领民众走入七福商场、大沟顶等空间外,也引发他们对於宗教供品、在地美味的反思;以及由在地国小孩童创作的「食埕大孩」,以童眼诠释记忆中的家常味;「盘中岁时」则为与扬帆主妇社合作,记录妇女操持厨事的节气与情感流转。这些作品并非只是视觉摆设,更是一种向社区学习的过程,让艺术真正落实於日常之中,在推广活动上,除了有策展团队融入角色扮演的街头实体导览外,本届也首次设置QRcode扫码语音导览,深入介绍装置艺术的创作历程与意义。
互动表演方面,邀请六组团队分别在五月十、十一和十七日於府北公园演出,中山大学南雁国乐团结合传统与创新,於开幕之夜献上《雁来遮好听》音乐会;紧接由维克音乐带来《经典英文歌曲之夜》,以萨克斯风与女声演绎一九四○年代美国驻军时期风靡盐埕的经典金曲;响座剧场创作《盐来是这味》,以返乡游子的视角串起盐埕的味道记忆;而压轴登场的光荣太鼓团与光荣国小快闪演出,以传统「跳鼓」文化为基底,展现孩子们挥汗演练的活力与对神明的敬意,用节奏与肢体舞动传递在地历史与团结精神。
市集活动亦是今年一大亮点,主办单位以「酸、甜、苦、辣、咸」为概念,将盐埕街区、七福商场与香港商场串联为味觉地图,汇聚地方特色美食与个人记忆,包含翰品酒店、那吃口里与冰滴制造所等在地店家共同参与「三杯擂台」,以茶杯、酒杯与咖啡杯为灵感,端出具创意料理与饮品,盼地带动在地商圈振兴;除主市集外,亦举办二手永续市集,延续物资再利用与在地互助的精神。
指导策展与创作的中山大学人文暨科技跨领域学士学位学程助理教授宋世祥表示,盐夏不夜埕自二○一八年起至今年已经第八年,更是在城中城大火之後已经在府北社区深耕四年,很开心看到这里的府北公园周边商圈正在复苏,许多年轻人开始进入创业;相信同学们精彩的活动能带领更多年轻人走入府北社区,也让这里展现出更蓬勃的活力。
该活动单位包括中山大学USR共创盐埕创意街区计画、人文暨科技跨领域学士学位学程、高雄市盐埕区府北里里长办公室共同主办;高雄市府北社区发展协会、高雄霞海城隍庙、盐埕沙多宫等在地组织协办;指导单位为中山大学社会实践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高教深耕计画;企业赞助则包括瑞仪教育基金会、高雄翰品酒店、台湾福兴文教基金会与婕盈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等。
中山大学今(十二)日说明,「遮好呷」在台语中意为「这麽好吃」,不仅是对美味食物的称赞,更承载著一代代人的饮食习惯、移民记忆与文化演变;好吃不只是味觉的感动,更是一次对生活的回望,一种与土地连结的情感记忆,历经一学年的社区田调与创作,今年活动主题从「人」、「神」、「饮」三个面向出发,带领民众从庙埕文化、家庭餐桌与街边巷口的点滴风味中,重新思考「好吃」的定义。
该展区涵盖府北公园与其周边街区,今年共展出十三件装置艺术作品,由中山大学学生与在地社区协作完成;大学生与高中生的作品围绕著策展主题创作的科技艺术作品,如「信仰404」、「盐埕·续」,引领民众走入七福商场、大沟顶等空间外,也引发他们对於宗教供品、在地美味的反思;以及由在地国小孩童创作的「食埕大孩」,以童眼诠释记忆中的家常味;「盘中岁时」则为与扬帆主妇社合作,记录妇女操持厨事的节气与情感流转。这些作品并非只是视觉摆设,更是一种向社区学习的过程,让艺术真正落实於日常之中,在推广活动上,除了有策展团队融入角色扮演的街头实体导览外,本届也首次设置QRcode扫码语音导览,深入介绍装置艺术的创作历程与意义。
互动表演方面,邀请六组团队分别在五月十、十一和十七日於府北公园演出,中山大学南雁国乐团结合传统与创新,於开幕之夜献上《雁来遮好听》音乐会;紧接由维克音乐带来《经典英文歌曲之夜》,以萨克斯风与女声演绎一九四○年代美国驻军时期风靡盐埕的经典金曲;响座剧场创作《盐来是这味》,以返乡游子的视角串起盐埕的味道记忆;而压轴登场的光荣太鼓团与光荣国小快闪演出,以传统「跳鼓」文化为基底,展现孩子们挥汗演练的活力与对神明的敬意,用节奏与肢体舞动传递在地历史与团结精神。
市集活动亦是今年一大亮点,主办单位以「酸、甜、苦、辣、咸」为概念,将盐埕街区、七福商场与香港商场串联为味觉地图,汇聚地方特色美食与个人记忆,包含翰品酒店、那吃口里与冰滴制造所等在地店家共同参与「三杯擂台」,以茶杯、酒杯与咖啡杯为灵感,端出具创意料理与饮品,盼地带动在地商圈振兴;除主市集外,亦举办二手永续市集,延续物资再利用与在地互助的精神。
指导策展与创作的中山大学人文暨科技跨领域学士学位学程助理教授宋世祥表示,盐夏不夜埕自二○一八年起至今年已经第八年,更是在城中城大火之後已经在府北社区深耕四年,很开心看到这里的府北公园周边商圈正在复苏,许多年轻人开始进入创业;相信同学们精彩的活动能带领更多年轻人走入府北社区,也让这里展现出更蓬勃的活力。
该活动单位包括中山大学USR共创盐埕创意街区计画、人文暨科技跨领域学士学位学程、高雄市盐埕区府北里里长办公室共同主办;高雄市府北社区发展协会、高雄霞海城隍庙、盐埕沙多宫等在地组织协办;指导单位为中山大学社会实践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高教深耕计画;企业赞助则包括瑞仪教育基金会、高雄翰品酒店、台湾福兴文教基金会与婕盈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