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展现漂荡世界的台湾智慧
【记者王先国/综合报导】 2025/05/11

文化部所属国立台湾美术馆主办,国立成功大学团队策画的「第十九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参展计画「【无】信仰∶漂荡世界的台湾智慧(NON-Belief∶Taiwan Intelligens of Precarity)」,自昨(十)日起至十一月廿三日在义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欧尼宫(Palazzodelle Prigioni)展出。文化部政务次长李静慧赴义出席台湾馆开幕式致词表示,台湾是一座充满建筑能量的岛屿,多年来以平行展的形式在普里奇欧尼宫持续稳定发声。文化部正积极推动於二○二六年成立「台湾建筑文化中心」,将成为首座专责建筑文化的国家级机构,期许未来作为台湾建筑研究、策展与教育推广的枢纽,既向内整合知识体系,也向外与国际社群深度连结。文化部期待透过策展交流、专业人才对话,以及共同推动的教育计画,建构属於台湾也属於世界的建筑文化平台。

驻义大利代表处大使蔡允中表示,台湾长期受到国际孤立,文化合作是最能自由与国际夥伴互动的方式,代表处自二○二一年成立文化组至今,已经举办至少二八○场文化活动,今後也会持续努力,也非常感谢义大利政府一直以来对台湾的强力支持。

国立台湾美术馆长陈贶怡说,国美馆作为文化部辖下推动当代艺术与建筑策展的重要平台,始终致力於将台湾的文化内容推向国际,拓展与全球的深层对话,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展之一,是台湾在国际上持续发声的重要舞台,期盼透过台湾馆的呈现,让世界看见台湾的文化智慧与建筑设计思维,并激荡出更多的回应与共鸣。

台湾馆本届参展计画「【无】信仰∶漂荡世界的台湾智慧」,以大会主题「智慧·自然·人工·集体(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为基础,重新审视台湾在既有的历史脉络基础上「漂荡的智慧」,面对不可预测的外部自然灾害或地缘政治,在全球化与漂荡危殆的未来之下,建筑在灰色地带的韧性。展场设计采用「岛屿」概念贯穿全场,以一座「科技岛」装置为核心,结合EInk电子纸轮播台湾地景照片,呈现科技发展对台湾地景的影响。展场周边展示以模型形式呈现的提案作品,并附有研究书册或影音QRcode,提供参访者深入探究。另一侧亮点装置「光明灯墙」,由数个光明灯组合而成,背面布满发光装置的控制晶片和线路,如同一座传统信仰迈向科技未来的媒介和演化象徵。

台湾馆於预展首日即吸引法、日、星、泰、立陶宛、奥地利、科威特、克罗埃西亚等国家场馆策展人、参展者,以及多国媒体记者前来参观,同时顺利举办三场国际论坛,包括协同策展人吴秉声主持、探讨高等教育与产业创新的「学士服与城镇」;导演江松长讨论影像与台湾地缘政治关系的「介於之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