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領航系列(24)-科學教育的耕耘者 得獎達人官賢相為學生築夢
【文/張森】 2025/05/10

▲2023年官賢相(左二)榮獲歐洲地區榮譽勳章委員會頒授「科學與創新」騎士榮譽勳章,是臺灣首位獲此殊榮者。
前總統蔡英文曾言:臺灣的科學和科技實力,是面對國際環境變化最關鍵的競爭力。而在科學教育的沃土上耕耘數十載的發明家官賢相,正是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長期於各級學校教授科學、機器人與創意發明課程,學生從幼稚園到大學生。2010年創辦「愛科學創意館」,推廣生活化科學與實作教育。他所帶領的學生團隊多次參與國際發明競賽,累計獲得高達530面獎牌,包括198面金牌、140面銀牌、72面銅牌,以及120項特別獎,足跡遍布世界各國,為臺灣爭光無數,更是啟蒙學子未來的引路人。

2023年,官賢相經由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WIIPA)推薦,榮獲歐洲地區榮譽勳章委員會頒授「科學與創新」騎士榮譽勳章,成為臺灣首位獲此殊榮的發明家。然而,在這些亮眼成績背後,他也曾經歷生命低谷。34歲那年突發腦幹中風,連日常起居都需家人協助。病癒後陷入憂鬱症與病痛困擾,肩頸痠痛、骨刺與五十肩交加,加上情緒不穩與負面思維,讓他身心俱疲。

走出生命低谷 用良心點亮創意

因緣際會進入太極門練功後,官賢相的健康顯著改善後,情緒也跟著變穩定。「以前我是個拼命三郎,總是把事情提前完成」,但在太極門學到陰陽平衡的道理,他開始學著要怎麼「愛自己」,如何平衡工作跟休息。

官賢相談起生命中一段特別的經歷,2020年COVID-19疫情嚴峻時,那一年,他獲得獎牌數就有89面,比前6年合計的84面還多。他所指導的學生因為表現優異,至今超過170位獲得教育部接見。官賢相說:「師父教導弟子要學好戒壞,設定目標、按部就班、堅持到底,最後就可以完成。」官賢相最開心的是:「我實踐了對師父的承諾—要教導學生成為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

受到師父洪道子博士提倡的「國際良心日」感召,官賢相將良心融入教學。他鼓勵學生從生活中觀察人們的不便與需求,以良心為出發點創新發明,屢屢獲得國際金牌和大獎。例如,結合袖套與LED燈的「省力發光袖套」,可減輕執勤人員手臂負擔並保障夜間安全;「防倒杯墊」能套入茶杯底部,降低重心,即使行進間也不易傾倒;「多功能衣架結構」提供多樣吊掛與烘乾功能等,在生活中尋找創意的靈感。

官賢相表示,我很喜歡帶給別人快樂,而當志工讓我更快樂。

他也以國際良心志工身份參與世界之愛親善文化訪問團,去年前往中亞五國傳遞愛與和平。有智慧的明師引路,他體悟到「明智的抉擇比努力更重要」,並期許自己也能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培育更多具有影響力的良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