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領航系列(24)-尊重母親賦權:以自己的方式當媽媽 助產師陳如萍推展溫柔生產
【文/張森】 2025/05/10

▲(左)2024年陳如萍(中)榮獲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資深助產人員獎。 (右)陳如萍照護待產婦,同時進行教學與傳承。
生產有多痛?似乎言語難以形容。當媽媽看到寶寶平安誕生,卻又忘記了「痛」,母愛非常偉大。歐洲推行已久的「溫柔生產」,近年也在臺灣推廣,許多知名女藝人紛紛選擇以這種更人性化的方式,包括水中生產、在家生產等,來迎接新生命。

堅信「生產是自然健康的過程」、「產婦不應被當作病人」理念的資深助產師陳如萍,多年來也不遺餘力,推動孕婦在友善多元溫柔生產的照護模式下,由助產師協助生產。2023、2024年她接連獲得衛福部醫院優良臨床教師及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資深助產人員獎等榮譽,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女性擁有生產自主權。

靜心傾聽準媽媽的聲音 紓解孕期與生產壓力
「生產是件很自然的事,但孕婦時常自己嚇自己,或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造成莫名恐懼及害怕。」陳如萍表示,「溫柔生產」主要是在喚醒每位產婦與生俱來的本能。生產的方式不一定得躺在床上、打著點滴、打無痛分娩等,透過「溫柔生產」協助產婦有正向的生產經驗,自信歡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對未來的育兒及家庭有非常大的影響。

陳如萍談到,助產師提供的不僅是一個全面的照護,也是她用良心守護新生命誕生的準則。她的職責就是陪伴孕婦,喚起孕婦自信心,相信自己真的能克服痛感;透過溝通與說明,讓準爸媽了解生產環節與選擇,共同做出最適合的決定。尤其,她在太極門練功多年,平時藉由打坐、讓心安定的功夫,靜心傾聽產婦的不安與需求,因為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支持,不少產婦產前產後很容易得憂鬱症。

以良心與智慧 守護新生命誕生

透過34年臨床工作經驗,以及在太極門修練身心的智慧,陳如萍用包容心理解每位準媽媽的狀況,減少產科醫師的工作壓力。

有位媽媽因第一胎經驗而心生恐懼,多年後,才懷第二胎。陳如萍耐心陪伴與引導,助其緩解疼痛、重拾信心。曾經有產婦生產完,很開心地告訴她:「我覺得我好棒哦!以前都沒有想過,我可以完成這樣的事情。」陳如萍用良心從事溫柔生產的工作,讓產婦在愛與尊重中迎接新生命;為臺灣生產文化注入暖流,引動社會對生產本質的重新思考,讓她有滿滿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