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馆创作论坛推繁花梦露 今登场

高雄市立美术馆於今(十)日推出创作论坛《繁花梦露-张立晔的灵光乐园》,呈现艺术家张立晔纷呈多彩又带著朴拙童趣的绘画与雕塑创作,他运用光与色彩,加上自由奔放的原生图像,以「万物有灵」的概念创造出百花齐放、飞禽走兽纷纷来聚的永恒乐园,邀请观众一同走进艺术家内心的幻境花园,感受与自然灵光共舞的瞬间。(见图)
策展人黄志伟说明,张立晔非美术科班的背景让他的作品展现更多的自由度与原始童真,他以天真与充满幻想的方式,将原生艺术(Art Brut)的朴素色彩与无穷想像力烙印在创作里,成就出扭曲变形且层次细腻的图像风格;创作脉络从早年真实记录艺术家所处的苦涩生命及对台湾土地环境的关怀,在解严之後逐渐转向与家庭的深度连结,以自然万物皆有灵性的宇宙观,描述各种异形精怪,营造仙境般的世外桃源之景。张立晔以独特的原生艺术笔触与涩拙风格,在当代艺术中开拓出一条灵性且奇幻的创作之路。
高美馆代理馆长林羿 表示,为鼓励多元文化交流与创意思维,高美馆自一九九七年开办「创作论坛」徵选计画邀请专业策展人提案;该展由策展人黄志伟策划,以「繁花梦露」为题,呈现艺术家张立晔画作中花花世界的华丽与转瞬,完整回顾他近十年来梦幻缤纷且富含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展出九○年代报纸插画,更是首次在高美馆完整展出以二十四张画幅一○○号的大尺寸作品结构成二十四小时的〈一天〉大型创作计画,在圆形的沉浸式空间感受日复一日重复轮转的「一天」新乐园,以及每「一时」不同的神秘光景。
张立晔出生於嘉义,从小喜欢画画涂鸦,曾考上美术学系却因家人反对而改为就读东吴大学社会学系,即便如此他仍背著家人以自学的方式持续作画,曾为各大报副刊绘制插画长达十年;早年作品「自画像」、「社会边缘人」系列以社会关怀出发,描绘社会边缘人与弱势族群,之後则以「槟榔西施」、「土石流」系列作品表达他对少女身体色情化及生态危机问题的批判。近年创作「蝴蝶人」、「生命树」、「万物有灵」、「灵光」等系列转向对个人内在潜意识的深层观照,把艺术家自身视为一个小宇宙,以包罗万象的大自然元素重组内心山水。
张立晔指出,特别喜欢「灵光」的意涵,身处科技社会的人们需要回到更原始的状态,重新与自然连结,就像为自己不时的充电。
策展人黄志伟说明,张立晔非美术科班的背景让他的作品展现更多的自由度与原始童真,他以天真与充满幻想的方式,将原生艺术(Art Brut)的朴素色彩与无穷想像力烙印在创作里,成就出扭曲变形且层次细腻的图像风格;创作脉络从早年真实记录艺术家所处的苦涩生命及对台湾土地环境的关怀,在解严之後逐渐转向与家庭的深度连结,以自然万物皆有灵性的宇宙观,描述各种异形精怪,营造仙境般的世外桃源之景。张立晔以独特的原生艺术笔触与涩拙风格,在当代艺术中开拓出一条灵性且奇幻的创作之路。
高美馆代理馆长林羿 表示,为鼓励多元文化交流与创意思维,高美馆自一九九七年开办「创作论坛」徵选计画邀请专业策展人提案;该展由策展人黄志伟策划,以「繁花梦露」为题,呈现艺术家张立晔画作中花花世界的华丽与转瞬,完整回顾他近十年来梦幻缤纷且富含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展出九○年代报纸插画,更是首次在高美馆完整展出以二十四张画幅一○○号的大尺寸作品结构成二十四小时的〈一天〉大型创作计画,在圆形的沉浸式空间感受日复一日重复轮转的「一天」新乐园,以及每「一时」不同的神秘光景。
张立晔出生於嘉义,从小喜欢画画涂鸦,曾考上美术学系却因家人反对而改为就读东吴大学社会学系,即便如此他仍背著家人以自学的方式持续作画,曾为各大报副刊绘制插画长达十年;早年作品「自画像」、「社会边缘人」系列以社会关怀出发,描绘社会边缘人与弱势族群,之後则以「槟榔西施」、「土石流」系列作品表达他对少女身体色情化及生态危机问题的批判。近年创作「蝴蝶人」、「生命树」、「万物有灵」、「灵光」等系列转向对个人内在潜意识的深层观照,把艺术家自身视为一个小宇宙,以包罗万象的大自然元素重组内心山水。
张立晔指出,特别喜欢「灵光」的意涵,身处科技社会的人们需要回到更原始的状态,重新与自然连结,就像为自己不时的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