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儿少网路风险升温 家长须更警觉
2025/05/09

据教育部调查,儿少在国小以前即接触网路者超过两成,而这情况在四至六年级国小生比例更超过三成。另据警政署统计资料,网路犯罪发生数近五年成长三三○%;最新数据在二○二三年一至五月网路犯罪儿童及少年被害人数较上一年同期增加三十三·二%,被害案类排除其他,最多为诈欺。儿少因网路受害不可轻忽,少使用网路已趋日常,提升在虚拟世界自我保护能力、远离风险。

教育部调查亦显示,有近六成以上的学生拥有智慧型手机、将智慧型手机作为上网的主要设备;而上网最常进行的活动,国小和国中生为玩智慧型手机游戏(含线上游戏),分别有七十九·七%及七十七·六%,高中生为使用社群网站App八十五·六%,可见网路不但普及於儿少生活,更扩及游戏及社群互动。不法之徒会利用儿少在社群中透露出的个资藉机接近,未臻成熟的儿少心智,若无法做出安全利己行为,风险与危机就会显现。

认识「网路冷暴力」,一、群组排挤∶在聊天群组里,故意忽略某个人的发言,让他感觉自己不存在。二、社群孤立∶大家一起按赞、留言,却故意不回应某个人的贴文,让他感觉被冷落。三、刻意删除或封锁∶无缘无故将某个同学从群组中移除,甚至联合其他人一起封锁他。四、在网路上传递负面讯息∶私下散播某人的坏话、恶意传截图或用匿名帐号留言攻击。五、网路霸凌的变形∶不直接骂人,但用嘲讽、漠视或暗示性的留言让对方感觉受伤。

台北市卫生局提供了「三从四得(ㄉㄟ______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舣____________ ________磊__________________卧__________别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诃____ ________ __槔____________________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______r />
儿少接触网路年纪趋幼、数位侵害风险日增,建立儿少数位足迹概念、不轻易外流个资、勿点不明连结等资安意识,积极保护与预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