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基隆天灾特性与天气特徵
因应气候变迁带来的极端气候,造成「短延时强降雨」剧烈天气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基隆市消防局在灾害应变中心办理「剧烈天气监测预警教育训练」除,邀请市府相关防灾业务人员参与,强化即时应变能力,同时邀请中央气象署海象气候组科长黄葳 ,以及台湾大学气候天气研究团队林得恩博士担任讲师,分别就「气象资讯之防灾应用」与「基隆天气灾害特性与天气特徵」等主题进行分享。
基隆市地形特殊,受东北季风与迎风坡影响,常年雨日众多,剧烈天气发生频率高於全台其他地区。林得恩博士指出,基隆地区面临的极端天气以午後雷阵雨、台风暴雨及短延时强降雨为主。这类型降雨常伴随强风与瞬间大雨,极易引发都市淹水、坡地坍方等灾害。近五年观测显示,台风降雨量与冬季雨量都有增加趋势,未来虽台风侵台次数可能减少,但强度将更为剧烈,防灾思维应更聚焦在「少而强」的新天气型态。
中央气象署黄葳 科长介绍中央气象署目前所建置的防灾气象系统,如QPESUMS与QPEPLUS剧烈天气监测系统,透过即时雷达与降雨观测资料,可以掌握未来零至六小时极短期内强降雨区域分布与移动趋势。此外,也分享气象署与农委会、渔业署等单位的跨域合作成果,如建立农业气象站、渔业气象APP及花期预测系统,强化气象资讯应用延伸至民生与产业层面。
随著五月进入防汛期,面对午後对流旺盛与持续降雨等典型气候特徵,消防局长游家懿提醒,市民应提前清理排水沟渠与屋顶排水设施,并随时留意气象署发布的警报。善用各种气象资讯,可以减少气象造成的灾害损失。
基隆市地形特殊,受东北季风与迎风坡影响,常年雨日众多,剧烈天气发生频率高於全台其他地区。林得恩博士指出,基隆地区面临的极端天气以午後雷阵雨、台风暴雨及短延时强降雨为主。这类型降雨常伴随强风与瞬间大雨,极易引发都市淹水、坡地坍方等灾害。近五年观测显示,台风降雨量与冬季雨量都有增加趋势,未来虽台风侵台次数可能减少,但强度将更为剧烈,防灾思维应更聚焦在「少而强」的新天气型态。
中央气象署黄葳 科长介绍中央气象署目前所建置的防灾气象系统,如QPESUMS与QPEPLUS剧烈天气监测系统,透过即时雷达与降雨观测资料,可以掌握未来零至六小时极短期内强降雨区域分布与移动趋势。此外,也分享气象署与农委会、渔业署等单位的跨域合作成果,如建立农业气象站、渔业气象APP及花期预测系统,强化气象资讯应用延伸至民生与产业层面。
随著五月进入防汛期,面对午後对流旺盛与持续降雨等典型气候特徵,消防局长游家懿提醒,市民应提前清理排水沟渠与屋顶排水设施,并随时留意气象署发布的警报。善用各种气象资讯,可以减少气象造成的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