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電第一季營收持穩毛利率走揚 美國廠加速
系統電(5309)今日(7日)公告第一季合併財務報告,在總體環境不確定性升高之下,第一季營收雖較去年同期微幅下滑2.79%,但較上一季成長14%,顯示營運已擺脫前期低點並開始回溫。毛利率達23.62%,較去年同期略增,反映產品組合策略奏效,營運重心逐步由穩定型業務轉向具成長潛力的高毛利產品。第一季稅後淨利為新台幣0.19億元,EPS為0.12元。
系統電同時公告4月營收為新台幣2.83億元,年增10.48%,月減8.63%。儘管外部環境持續震盪,但4月營收不僅雙位數年增,且仍維持前月的九成水準,反映公司營運機制在面對風險及產品屬性具備一定的抗壓性,短期不確定性對營運影響相對有限。
系統電表示,今年第一季與去年相比,工業電腦(IPC)接單與出貨量翻倍成長,4月營收占比已突破兩成,成為推升整體獲利的主要引擎,再加上應用場景涵蓋地質探勘設備、工程車系統、商用送餐機器人、AR智慧眼鏡、無人機等新專案陸續出貨,輪番帶動貢獻,展現成長動能。
法人認為,反映智慧製造與AI邊緣運算需求正快速滲透多元場域,系統電第二季營收有機會成長5-10%。同時隨AI應用、自動化設備與智慧載具需求持續釋放,下半年至明年仍可望延續擴張趨勢,全年營收與獲利表現具備審慎樂觀看待空間。
另一方面,系統電指出,面對國際供應鏈持續變動,系統電積極加速美國製造基地布局,美國德州廠投產在即,將可協助客人解決關稅衝擊造成的影響。透過產線規劃與產能整合,提升區域製造應變彈性。美國廠將作為串聯高階製造與北美市場需求的關鍵據點,不僅可協助縮短交期,也有助新客戶快速導入與量產落地,與同業相比,在地佈局進程明顯領先,未來可轉化為實質洽單與合作機會,加速推進整體製造體系國際化的腳步。
整體而言,第一季毛利率較去年提升,顯示公司營運體質逐步改善,產品結構優化效益逐步浮現,高附加價值產品出貨占比提升,展現營運體質改善的正向成果。雖然短期因投入較多研發資源耕耘新業務機會,加上美國廠前期費用支出,致使營業利益有所收斂,隨著高附加價值產品貢獻逐步提高,以及德州廠投產在即,將可望帶動中長期營運效益顯現。
系統電同時公告4月營收為新台幣2.83億元,年增10.48%,月減8.63%。儘管外部環境持續震盪,但4月營收不僅雙位數年增,且仍維持前月的九成水準,反映公司營運機制在面對風險及產品屬性具備一定的抗壓性,短期不確定性對營運影響相對有限。
系統電表示,今年第一季與去年相比,工業電腦(IPC)接單與出貨量翻倍成長,4月營收占比已突破兩成,成為推升整體獲利的主要引擎,再加上應用場景涵蓋地質探勘設備、工程車系統、商用送餐機器人、AR智慧眼鏡、無人機等新專案陸續出貨,輪番帶動貢獻,展現成長動能。
法人認為,反映智慧製造與AI邊緣運算需求正快速滲透多元場域,系統電第二季營收有機會成長5-10%。同時隨AI應用、自動化設備與智慧載具需求持續釋放,下半年至明年仍可望延續擴張趨勢,全年營收與獲利表現具備審慎樂觀看待空間。
另一方面,系統電指出,面對國際供應鏈持續變動,系統電積極加速美國製造基地布局,美國德州廠投產在即,將可協助客人解決關稅衝擊造成的影響。透過產線規劃與產能整合,提升區域製造應變彈性。美國廠將作為串聯高階製造與北美市場需求的關鍵據點,不僅可協助縮短交期,也有助新客戶快速導入與量產落地,與同業相比,在地佈局進程明顯領先,未來可轉化為實質洽單與合作機會,加速推進整體製造體系國際化的腳步。
整體而言,第一季毛利率較去年提升,顯示公司營運體質逐步改善,產品結構優化效益逐步浮現,高附加價值產品出貨占比提升,展現營運體質改善的正向成果。雖然短期因投入較多研發資源耕耘新業務機會,加上美國廠前期費用支出,致使營業利益有所收斂,隨著高附加價值產品貢獻逐步提高,以及德州廠投產在即,將可望帶動中長期營運效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