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家用厨馀机减少垃圾量? 中市环局:厨馀机成品发酵不完全尚待评估

减少垃圾量、纾解焚化压力,台中市议员邱爱珊、黄佳恬、林昊佑、杨大 议员(如图)联合质询并呼吁市府,应积极评估仿效屏东县「家用厨馀机补助方案」,透过源头减量政策,逐步建立台中成为真正宜居、永续的城市。
邱爱珊指出,根据环保署数据,全台垃圾中厨馀占比超过30%,是最容易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之一。屏东县政府自114年度起推动家用厨馀机补助政策,针对设籍民众每户提供最高6,000元的购机补助,补助比例达40%。此举预计一年内可减少约500公吨垃圾量,并大幅减轻焚化压力,成效相当显著,值得台中市作为参考。
议员们表示,指出2023年台中市平均每日垃圾量高达1,600公吨,居六都之冠,虽市府持续推动分类回收与焚化处理,但由於厨馀比例仍高,加上社区回收设施不足、家户参与门槛高,造成整体垃圾处理体系面临沉重负荷。
环保局局长陈宏益回应,由於部分民众处理厨馀不便,近年家用厨馀机逐渐普及,然而部分县市实施经验也显示,若厨馀机产出的成品发酵不完全,仍需另觅土地堆置或掩埋,可能衍生後续处理问题。环保局将审慎检讨相关成效,并主动向屏东县环保局请益,作为未来政策评估与规划的参考。
邱爱珊指出,根据环保署数据,全台垃圾中厨馀占比超过30%,是最容易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之一。屏东县政府自114年度起推动家用厨馀机补助政策,针对设籍民众每户提供最高6,000元的购机补助,补助比例达40%。此举预计一年内可减少约500公吨垃圾量,并大幅减轻焚化压力,成效相当显著,值得台中市作为参考。
议员们表示,指出2023年台中市平均每日垃圾量高达1,600公吨,居六都之冠,虽市府持续推动分类回收与焚化处理,但由於厨馀比例仍高,加上社区回收设施不足、家户参与门槛高,造成整体垃圾处理体系面临沉重负荷。
环保局局长陈宏益回应,由於部分民众处理厨馀不便,近年家用厨馀机逐渐普及,然而部分县市实施经验也显示,若厨馀机产出的成品发酵不完全,仍需另觅土地堆置或掩埋,可能衍生後续处理问题。环保局将审慎检讨相关成效,并主动向屏东县环保局请益,作为未来政策评估与规划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