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过度清洁易伤皮肤 中医滋阴清热解毒助改善
【记者蔡清钦/台南报导】 2025/05/07

青春痘,又称痤疮,不仅是青春期的常见困扰,亦常见於20至40岁的成年人。其成因包括毛囊角化异常、皮脂腺分泌增加、痤疮杆菌滋生及毛囊发炎等,常表现为粉刺、脓疱、囊肿或癜痕等,常出现在脸部、胸口与背部,长期配戴口罩产生的摩擦也可能加重症状。青春痘不仅对外观造成影响,有时也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焦虑、缺乏自信。

台南市立医院中医部医师江骅修指出,青春痘在中医上称为「痤痱」、「面疱」、「肺风粉刺」或「酒刺」,认为与体内火热有关。造成体内火热的原因,常与饮食不节、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压力大、熬夜及荷尔蒙失调等有关,导致肺经血热、心火旺盛、肝火上炎、冲任失调等失衡现象,进而引发皮脂腺过度分泌及发炎反应。

一名15岁女国中生,初诊时下巴及双颊布满大小不一的红色丘疹,且於熬夜或月经前症状加剧。经江骅修医师诊断为因熬夜与压力造成的相火妄动型青春痘。经过一个月以「滋阴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治疗後,痘痘明显减少,颜色也逐渐淡化,有效改善了长期以来的困扰。江医师表示,中医治疗青春痘会依据个人体质进行辨证论治,透过望闻问切找出病因,使用黄连、金银花、连翘、菊花、生地黄、甘草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清热、燥湿作用的中药,协助降低体内火气,改善痘痘状况。

除了中药调理,江医师建议多摄取蔬果等高纤维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胡椒、大蒜、酒、咖啡)及高油高糖食物,以降低皮脂腺分泌及体内发炎反应,补充足够水分,促进代谢与排毒。此外,避免过度清洁导致肌肤受损,熬夜及久坐不动等习惯。透过适度运动与规律作息,有助於调节内分泌、减轻压力,达到预防与改善青春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