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規劃採購2代無人機 強化海域偵蒐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 2025/05/04

海巡署為因應台灣環海地形複雜,並強化查緝走私、偷渡與救生救難效能,自民國一○七年起納入首代無人機強化偵蒐,現為應對日益複雜的海域勤務需求,已規劃採購第二代無人機計畫。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巡防組參議許嵐翔表示,無人機專案自一○六年經行政院核定啟動後,隨即於一○七年規劃執行「旋翼型無人飛行載具試辦計劃」,並購入第一代無人機廿架,用以擴大執行海域範圍的空中情資偵蒐任務,包括查緝走私偷渡、海上救生與災害應變等。

許嵐翔指出,第一代無人機主要配置於北、中、南、東各區和艦隊上,配合走私偷渡或救生救難等任務熱區,輔助執行任務。

根據海巡署資料指出,「無人機區隊」於一○八年成立,採用尖端科技設備,進行海域偵防的實驗性試航訓練,透過無人機即時影像傳輸系統,進行遠距監控作業,可廣泛運用於即時偵搜、監控、救災勘查和情資整合等工作。

許嵐翔說明,「無人機區隊」會培訓專業飛手並考取相關證照,訓練完成後就分發至各區隊,並以機動方式就近支援區域勤務。

目前常用無人機型,概分為「定翼型」和「旋翼型」兩大類,但都有受限起降場地和飛行時間不足等問題。

許嵐翔表示,海巡署現所使用的多為「單旋翼(大台)」和「四旋翼(小台)」兩種。前者約可飛行五十分鐘、距離卅公里,執行任務前需先組裝和架設基地台等前置作業,耗時約廿分鐘,且需有較多證照的飛手才能操作,而四旋翼機則適用於近岸巡查等相關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