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農業局辦蘭花手作小教室體驗 結合花藝推廣蘭花成為母親節花卉

▲農業局長李芳林與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也跟著老師一起做母親節蘭花花籃,希望讓蝴蝶蘭生活化及節日化,走進每家的客廳。(記者李嘉祥攝)
2025年亞太蘭展暨臺灣國際蘭展3月圓滿落幕,成功展現臺灣蘭花在國際市場的強勁實力;為讓蘭花走入生活各面向,臺南市政府農業局特於麻豆區農會綠照教室舉辦「蘭花手作DIY小教室」體驗活動,結合食農教育與即將到來的母親節,邀麻豆、下營、六甲等區國小校長及麻豆區農會家政班長共同參與;農業局長李芳林與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也跟著老師一起做母親節蘭花花籃,希望讓蝴蝶蘭生活化及生活化,走進每家的客廳。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是蘭花種植重要基地,外銷成績亮眼,今年蘭展蝴蝶蘭多樣色澤與性狀的表現方式,讓許多消費者及業者思考融入生活的科能性,有別於過去專注於蘭花外銷市場與婚喪喜慶的送禮市場,而是將蘭花設計生活化,或結合節日的儀式感,以創造出不同的利基。
李芳林局長指出,臺灣去年蘭花外銷額約1.9億美元,其中蝴蝶蘭佔約八成,而臺南蘭花種植面積約佔全台近3成,後壁蘭花園區更是全世界最大的蘭花產銷聚落,每年國際蘭展創造許多蘭花傳奇,但蘭花產業發展不應侷限於外銷市場,且食農教育也很少觸及蘭花的養護方式與花藝設計布置等議題;為讓食農教育更多元,也讓蘭花能夠生活化,特於麻豆區農會綠照教室辦體驗活動,希望透過專業蘭園生產者介紹,讓更多人了解臺灣蘭花生產狀況與養護方法,希望深化至日常生活,成為城市文化與美學的一環。
孫慈敏總幹事說,過去食農教育最重要的推動單位為農會、學校與農民,為讓更多民眾知道農業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概念,此次活動也邀校長與農會家政班長參與活動,期望能將蘭花與花藝手作推廣至校園與社區,尤其在母親節前夕,透過專屬自製母親節蘭花花籃,特別具有意義與溫度。
李芳林強調,除花藝食農教育課程體驗外,農業局也會結合節日與蘭花、火鶴花等花藝,希望在不同節日向不同的對象表達謝意,希望蘭花等花卉也能在生活中體現;今年母親節牛記蘭園也與麻豆、後壁、鹽水等地的農會超市合作推出蝴蝶蘭團購服務,結合實體銷售與預約團購,希望除了讓蘭花更貼近家庭生活外。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是蘭花種植重要基地,外銷成績亮眼,今年蘭展蝴蝶蘭多樣色澤與性狀的表現方式,讓許多消費者及業者思考融入生活的科能性,有別於過去專注於蘭花外銷市場與婚喪喜慶的送禮市場,而是將蘭花設計生活化,或結合節日的儀式感,以創造出不同的利基。
李芳林局長指出,臺灣去年蘭花外銷額約1.9億美元,其中蝴蝶蘭佔約八成,而臺南蘭花種植面積約佔全台近3成,後壁蘭花園區更是全世界最大的蘭花產銷聚落,每年國際蘭展創造許多蘭花傳奇,但蘭花產業發展不應侷限於外銷市場,且食農教育也很少觸及蘭花的養護方式與花藝設計布置等議題;為讓食農教育更多元,也讓蘭花能夠生活化,特於麻豆區農會綠照教室辦體驗活動,希望透過專業蘭園生產者介紹,讓更多人了解臺灣蘭花生產狀況與養護方法,希望深化至日常生活,成為城市文化與美學的一環。
孫慈敏總幹事說,過去食農教育最重要的推動單位為農會、學校與農民,為讓更多民眾知道農業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概念,此次活動也邀校長與農會家政班長參與活動,期望能將蘭花與花藝手作推廣至校園與社區,尤其在母親節前夕,透過專屬自製母親節蘭花花籃,特別具有意義與溫度。
李芳林強調,除花藝食農教育課程體驗外,農業局也會結合節日與蘭花、火鶴花等花藝,希望在不同節日向不同的對象表達謝意,希望蘭花等花卉也能在生活中體現;今年母親節牛記蘭園也與麻豆、後壁、鹽水等地的農會超市合作推出蝴蝶蘭團購服務,結合實體銷售與預約團購,希望除了讓蘭花更貼近家庭生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