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年供产业用再生水 逾5900万吨
内政部日昨举办「再生水推动十周年」活动,并颁奖给荣获「一一二年度公共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建设评鉴计画」优等奖的高雄市、台南市及桃园市。内政部次长董建宏表示,台湾在面对极端气候对於民生、产业影响的因应对策,就是持续强化整体调适韧性,其中包含推动再生水建设,当大规模乾旱发生时,再生水即可发挥供水稳定的特色,增进产业水资源调度弹性,目前每年供产业使用逾五千九百万馀吨再生水,并持续在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及高雄六县市扩大再生水建设,预计一一五年底年总供应水量将提高超过一亿吨,同时将强化污水再利用效能及建立下水道相关工程减碳作业参考指引,以促使水资源永续循环及达成节能减碳目标,符合国家二○五○年净零碳排的重大政策发展策略,迎接产业与民生用水皆能平衡供给的智慧用水新时代。
内政部补充,目前营运中的再生水厂有高雄凤山、临海;台南永康、安平;台中水 及桃园桃北共六座,同时行政院也核定推动国内十六案再生水推动计画,待十六座再生水厂全数完工後,全国再生水年供水量可达二亿二千万吨,将有效提升国内应变气候变迁影响之降雨型态、传统水源开发不易等对应调适能力,并持续透过再生水建设,让污水处理厂变成都市储备水资源的小水库,并经由法令修订及配套措施,让产业大量使用再生水,把天然水资源保留给民众使用,以确保民生及科技产业用水无虞。
内政部补充,目前营运中的再生水厂有高雄凤山、临海;台南永康、安平;台中水 及桃园桃北共六座,同时行政院也核定推动国内十六案再生水推动计画,待十六座再生水厂全数完工後,全国再生水年供水量可达二亿二千万吨,将有效提升国内应变气候变迁影响之降雨型态、传统水源开发不易等对应调适能力,并持续透过再生水建设,让污水处理厂变成都市储备水资源的小水库,并经由法令修订及配套措施,让产业大量使用再生水,把天然水资源保留给民众使用,以确保民生及科技产业用水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