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芸渔港新渔筏泊区 有效纾解林园地区渔船船席不足问题
为纾解中芸渔港泊位长期不足及解决汕尾渔港因港嘴淤积、渔筏进出不便问题,高市府配合争取农业部渔业署补助经费,自一一○年开始办理中芸渔港新渔筏泊区兴建工程,并於一一三年九月十九日完工启用至今,渔船筏泊位使用成效良好,同时成为在地民众傍晚散步、欣赏夕照、听涛观星新处所。
高市府海洋局今(卅)日说明,中芸渔港渔筏泊区於去年配合二○二四中芸渔港传统龙舟锦标赛活动,与今年乙巳科凤芸宫妈祖海上巡香等两项大型地方民俗活动,即发挥其码头调配功效,明显改善港区渔船筏壅塞的窘况。
海洋局黄登福局长表示,中芸渔港渔筏泊区兴建码头总长共计六百七十二公尺,设计水深为三.五公尺,可停泊渔船筏九十艘,已经有效纾解中芸渔港停泊拥挤状况,另渔筏泊区设计采用消波式重力式方块(万代福),波高均小於○.五公尺,符合港湾设计标准。
林园区渔会黄至庆理事指出,因高市府新盖的渔筏泊区,让这次凤芸宫妈祖海巡活动有宽广的空间,参与活动的人潮也较上一科更多;另外,新建的渔筏泊区让中芸、汕尾渔港的百吨级以下的渔船、舢舨与渔筏有自己的码头泊靠,感谢高市府及渔业署对渔民的照顾。当地凤芸宫王伟旭总干事提到,新泊区落成後港内空间更开阔,是在地民众散步及观海的好去处,这次妈祖海巡活动让更多全台各地信众都能来参加;此外,渔筏泊区也提供更大的卸鱼整补空间,加速卸鱼效率,无论是对在地宗教及渔业活动都有助益。
海洋局强调,未来将持续配合林园区渔会依在地渔业需求向渔业署争取鱼市场规划设计经费,盼能改建拍卖鱼市场,增加渔民收入,并将原渔会办公室迁移至渔筏泊区腹地,为林园地区未来渔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高市府海洋局今(卅)日说明,中芸渔港渔筏泊区於去年配合二○二四中芸渔港传统龙舟锦标赛活动,与今年乙巳科凤芸宫妈祖海上巡香等两项大型地方民俗活动,即发挥其码头调配功效,明显改善港区渔船筏壅塞的窘况。
海洋局黄登福局长表示,中芸渔港渔筏泊区兴建码头总长共计六百七十二公尺,设计水深为三.五公尺,可停泊渔船筏九十艘,已经有效纾解中芸渔港停泊拥挤状况,另渔筏泊区设计采用消波式重力式方块(万代福),波高均小於○.五公尺,符合港湾设计标准。
林园区渔会黄至庆理事指出,因高市府新盖的渔筏泊区,让这次凤芸宫妈祖海巡活动有宽广的空间,参与活动的人潮也较上一科更多;另外,新建的渔筏泊区让中芸、汕尾渔港的百吨级以下的渔船、舢舨与渔筏有自己的码头泊靠,感谢高市府及渔业署对渔民的照顾。当地凤芸宫王伟旭总干事提到,新泊区落成後港内空间更开阔,是在地民众散步及观海的好去处,这次妈祖海巡活动让更多全台各地信众都能来参加;此外,渔筏泊区也提供更大的卸鱼整补空间,加速卸鱼效率,无论是对在地宗教及渔业活动都有助益。
海洋局强调,未来将持续配合林园区渔会依在地渔业需求向渔业署争取鱼市场规划设计经费,盼能改建拍卖鱼市场,增加渔民收入,并将原渔会办公室迁移至渔筏泊区腹地,为林园地区未来渔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