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救援能量再升级 海保署召开MARN扩大联系会议

为强化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搁浅事件的通报与应变效率,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廿九日於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举办「一一四年度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搁浅救援组织网(Marine Animal Rescue Network, MARN)扩大联系会议」,邀集全国地方县市政府、中央机关及执行救援任务的专业团队齐聚一堂,就通报流程、现场处置原则及跨区域支援合作等重要议题进行交流与研商。(见图)
海保署今(廿九)日说明,该会议特别邀请成大海洋生物与鲸豚研究中心及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至现场设置展示专区,呈现过往救援任务成果与实务案例,让与会人员了解其努力如何实际帮助搁浅动物脱离苦难,提升现场人员的使命感与成就感。
海保署表示,自一○八年起推动建立MARN系统以来,参考国内外经验,整合海巡署、地方政府与专业救援团队资源,建构标准化之搁浅事件通报与处置沟通平台,逐步提升全国整体应变能量;该会议除盘点既有资源外,亦聚焦厘清特殊管制区域(如风景特定区及国家公园)救援案件之权责及强化跨机关横向联系机制,以利於第一时间掌握状况并迅速应对。
海保署指出,会议首次提出於花莲建置「东部地区鲸豚紧急救援及暂置收容场域」之初步构想,以补强东部地区救援收容能量;花莲县政府提到,经初步评估,规划将结合现有设施或新建专属空间,选址将考量交通便利性、车辆机具可及性与专业人力支援等条件。未来海保署将汇整这次会议所搜集之各界建议,持续与地方协调推动,作为完善全国收容量能布局之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会场展示专区亦呈现历年鲸豚与海龟救援案例中常见人造危害物,例如体内的鱼钩与废弃塑胶制品、缠绕身躯的废弃渔网等,藉由实物的展示与说明,让与会人员深刻体会台湾海洋野生动物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进一步强化对救援工作的专业与价值,提升各界对搁浅事件应变处置的认同与支持。
海保署强调,海洋野生动物救援与照护是一项高度专业且需跨组织合作的任务,未来将持续透过MARN平台与各界携手合作,建立更稳固的支援体系,提升我国整体搁浅事件应变效能,共同守护台湾珍贵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保署今(廿九)日说明,该会议特别邀请成大海洋生物与鲸豚研究中心及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至现场设置展示专区,呈现过往救援任务成果与实务案例,让与会人员了解其努力如何实际帮助搁浅动物脱离苦难,提升现场人员的使命感与成就感。
海保署表示,自一○八年起推动建立MARN系统以来,参考国内外经验,整合海巡署、地方政府与专业救援团队资源,建构标准化之搁浅事件通报与处置沟通平台,逐步提升全国整体应变能量;该会议除盘点既有资源外,亦聚焦厘清特殊管制区域(如风景特定区及国家公园)救援案件之权责及强化跨机关横向联系机制,以利於第一时间掌握状况并迅速应对。
海保署指出,会议首次提出於花莲建置「东部地区鲸豚紧急救援及暂置收容场域」之初步构想,以补强东部地区救援收容能量;花莲县政府提到,经初步评估,规划将结合现有设施或新建专属空间,选址将考量交通便利性、车辆机具可及性与专业人力支援等条件。未来海保署将汇整这次会议所搜集之各界建议,持续与地方协调推动,作为完善全国收容量能布局之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会场展示专区亦呈现历年鲸豚与海龟救援案例中常见人造危害物,例如体内的鱼钩与废弃塑胶制品、缠绕身躯的废弃渔网等,藉由实物的展示与说明,让与会人员深刻体会台湾海洋野生动物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进一步强化对救援工作的专业与价值,提升各界对搁浅事件应变处置的认同与支持。
海保署强调,海洋野生动物救援与照护是一项高度专业且需跨组织合作的任务,未来将持续透过MARN平台与各界携手合作,建立更稳固的支援体系,提升我国整体搁浅事件应变效能,共同守护台湾珍贵的海洋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