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召开推动河海污染防制小组会议 跨局处合作提升河川水质维护海域环境
【记者李嘉祥/台南报导】 2025/04/29

▲南市府召开推动河海污染防制小组会议,跨局处合作提升河川水质维护海域环境。(记者李嘉祥摄)
台南市政府28日下午召开推动河川及海洋污染防治小组第23次会议,由副市长赵卿惠主持,环保、水利、农业等相关局处齐聚检讨113年水质改善成果,并拟定後续推动策略,展现落实河川与海洋污染整治、守护水域环境决心。

环保局长许仁泽表示,南市主要流域整体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河川严重污染比例长度自112年37.6公里下降至113年29.8公里,污染长度减少7.8公里,约占1.9%,显示水体环境逐步改善;然现况水质尚有不佳区域,以急水溪邻近畜牧业废水尚未完全资源化且持续排放水体,致113年有恶化发生,将持续加强业者辅导与稽查管制,并推动粪尿资源化与集中处理厂建置,以力拚119年达成无严重污染河段愿景。

许仁泽局长指出,在畜牧污染防治方面,环保局与农业局积极推动粪尿资源化,截至113年已有307家畜牧场完成资源化,每年施灌农地面积约377公顷,有效削减BOD约4832公吨,并於柳营区推动示范区完成设置八翁里畜牧粪尿集中处理中心一期,今年3月并举行二期工程开工典礼,完工後可有效处理柳营区74%的畜牧污染量,进一步提升当地水质。

环保局也提及台糖公司善化、南沙仑畜牧场亦推动畜舍现代化改建,导入密闭式猪舍及沼气再利用、太阳能绿电等设施,预期每年可降低用水量达75%,并减少碳排约2000公吨,成功打造节能减碳的典范。

另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市府渔港所於安平、将军等5处渔港设置海洋废弃物暂置区,去年共清除处理网具15.5吨、废弃物88.46吨及蚵棚2394公吨,并推广新型蚵棚及禁用保丽龙浮具,落实蚵绳、蚵壳等渔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逐步有效改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

市长黄伟哲强调,水环境整治是一项跨领域长期任务,市府会持续强化跨局处合作,推动更积极的稽查管制措施与创新技术,落实源头污染管控及资源循环再利用,以实际行动守护河川与海洋环境,让台南真正实现「水清鱼现、永续宜居」城市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