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霄數位機會中心好學習 鏡頭轉譯在地議題守護受脅植物

為推動教育部配合行政院縮減數位落差政策推行之「偏鄉數位培力推動計畫」,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明基基金會合作輔導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推廣數位學習,關懷偏遠地區民眾、弱勢族群資訊應用,以及提供免費的數位服務與學習資源。
通霄數位機會中心(簡稱通霄DOC)成立以來,積極結合地方特色,開設許多結合在地文化的數位課程,邀請民眾一起來學習,運用數位,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有趣。日前,為了傳遞重要的在地議題,通霄DOC開設「PeoPo公民新聞」課程,在媒體出身的講師陳治安老師帶領下,DOC學員們帶著手機和腳架,踏入新聞採編的實務世界,成為一位公民記者。學習新聞製作的數位組合技能,了解採訪流程與拍攝的技巧,從構思、拍攝到剪輯,逐步培養影像敘事能力;在AI工具的助力下,也更快速有效地完成撰稿與配音的幕後工作。
課程報導主題聚焦於通霄新埔的受脅植物,並實地走訪新埔國小,採訪王慶華校長與教導劉國政主任,了解學校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針對珍稀植物共同攜手合作校園與社區的復育永續作為。通霄新埔因位於濱海的丘陵淺山地帶,靠海的迎風坡常年受到東北季風與颱風吹拂,加上偶發的野火,長期維持草生狀態,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許多臺灣紅皮書中列為受脅等級植物,如漏盧、新竹油菊、臺灣破傘菊、琉球野薔薇、島田氏雞兒腸等稀有植物(見圖)。
然而,因為受脅植物棲地分布於聚落或人類活動的範圍,長期面臨開發與干擾,導致棲地面臨消失的危機,更突顯永續保育行動的重要性。課程透過帶領學生認識新埔社區特別的自然環境,也進一步協助社區居民加入照養受脅植物的行列,結合學校與社區的力量,喚起大眾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
完成拍攝和採訪後,治安老師帶領學員使用APP進行影片編輯,練習用手機將拍攝的素材仔細編排,再透過APP內建的AI配音功能,自動完成新聞稿的報導聲音。利用數位工具,學員們將影像與文字結合,完成自己的影音新聞作品,學員們不僅掌握新聞製作流程,也深刻理解地方生態議題的重要性。更能夠運用數位工具將這些故事呈現給更多人,進一步推動在地的環境保護與生態教育。
通霄數位機會中心(簡稱通霄DOC)成立以來,積極結合地方特色,開設許多結合在地文化的數位課程,邀請民眾一起來學習,運用數位,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有趣。日前,為了傳遞重要的在地議題,通霄DOC開設「PeoPo公民新聞」課程,在媒體出身的講師陳治安老師帶領下,DOC學員們帶著手機和腳架,踏入新聞採編的實務世界,成為一位公民記者。學習新聞製作的數位組合技能,了解採訪流程與拍攝的技巧,從構思、拍攝到剪輯,逐步培養影像敘事能力;在AI工具的助力下,也更快速有效地完成撰稿與配音的幕後工作。
課程報導主題聚焦於通霄新埔的受脅植物,並實地走訪新埔國小,採訪王慶華校長與教導劉國政主任,了解學校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針對珍稀植物共同攜手合作校園與社區的復育永續作為。通霄新埔因位於濱海的丘陵淺山地帶,靠海的迎風坡常年受到東北季風與颱風吹拂,加上偶發的野火,長期維持草生狀態,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許多臺灣紅皮書中列為受脅等級植物,如漏盧、新竹油菊、臺灣破傘菊、琉球野薔薇、島田氏雞兒腸等稀有植物(見圖)。
然而,因為受脅植物棲地分布於聚落或人類活動的範圍,長期面臨開發與干擾,導致棲地面臨消失的危機,更突顯永續保育行動的重要性。課程透過帶領學生認識新埔社區特別的自然環境,也進一步協助社區居民加入照養受脅植物的行列,結合學校與社區的力量,喚起大眾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
完成拍攝和採訪後,治安老師帶領學員使用APP進行影片編輯,練習用手機將拍攝的素材仔細編排,再透過APP內建的AI配音功能,自動完成新聞稿的報導聲音。利用數位工具,學員們將影像與文字結合,完成自己的影音新聞作品,學員們不僅掌握新聞製作流程,也深刻理解地方生態議題的重要性。更能夠運用數位工具將這些故事呈現給更多人,進一步推動在地的環境保護與生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