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 邓白氏∶第二季全球及台湾企业乐观指数同步下滑
【记者刘小玲/台北报导】 2025/04/27

▲第二季台湾企业乐观指数再度下滑
美商邓白氏发布2025年第二季《全球企业乐观指数分析报告》(GBOI) 和《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调查》(BOI)。报告显示,在高关税政策升温、经济成长动能放缓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全球企业信心自上季大幅下降12.9%後连续第二季下滑。GBOI本季为112.9,较上季下跌1.3%;台湾BOI则由140下降至105,季减25%,同样为连续第二季下跌。其中,83%的全球企业认为货币政策将对营运产生重大影响,86%的企业则担心通胀升温会带来更大的破坏性。而台湾企业普遍认为「紧缩货币政策」、「供应链中断」和「汇率波动」是未来营运的三大关键风险。这凸显了企业经营态度转趋审慎,极需加强风险管理并调整策略以应对局势。

根据报告,出口导向产业如汽车、电子与金属业等,企业乐观指数的下滑最为显著。在关税措施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3.1%)和其主要贸易夥伴,包括墨西哥(-3.7%)、日本(-2.6%)与南韩(-11.3%)等经济体的企业信心下滑。相较之下,中型企业表现相对稳健,乐观指数逆势上升7.8%;与AI与自动化相关产业亦展现成长动能,反映企业聚焦效率与转型的优先顺序。

2025年第二季全球企业乐观指数分析报告(GBOI)关键发现∶

(1)全球企业乐观指数∶整体GBOI为112.9,连续两季下滑。制造业(-3.1%)与服务业(-0.2%)同步转跌,矿业(-8.9%)与电气设备制造(-8.2%)跌幅居前,化工业(+1.9%)与旅宿业(+3.2%)则略为增长。大型与小型企业指数分别下滑5.2%与5.4%,小型企业在先进经济体中更达-7.5%。

(2)全球供应链连续性指数∶全球供应第二季度仅微幅上升0.7%,此前第一季度曾大幅下滑10.7%。新兴经济体推动了这一小幅回升,增长8.8%;而先进经济体则持续下降,第二季度下降1.6%,此前第一季度已下跌9.7%。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以及全球贸易动态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仍然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3)全球商业财务信心指数∶2025年第二季全球商业财务信心指数下降8.6%,呈现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高资本成本、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贸易关系重塑等因素对企业财务信心的影响。此外,有高达90%的受调国家信心指数呈现下滑,整体反映出消费信心下降、高利率和地缘政治政策所带来的压力。

(4)全球商业投资信心指数∶第二季度较前一季微幅下降0.6 %。虽然一般认为融资成本降低能激励资本支出,但因关税居高不下,可能导致通膨再起,进而抑制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压抑企业投资意愿。制造业的投资信心下降幅度为1.3%,明显高於服务业的0.2%,反映产业间对未来发展的不同看法。与人工智慧(AI)和自动化相关的行业投资信心指数则有所提升,有超过五分之ㄧ的企业表示将拨出21%的年度预算投入AI科技,显示企业仍在优先考虑效率提升和数位转型。

(5)全球企业ESG指数∶全球企业ESG指数在连续成长三季後,於2025年第一季出现3.3%的下滑。尽管企业持续聚焦环境议题,且高达77%的企业认为气候变迁是重要议题,其中58%更认为其发生的可能性很高,但在社会与治理面向的参与度却略有下降。这显示在当前经济与监管环境变动下,企业的永续策略正处於重新调整的阶段。

另根据第二季《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调查》显示,台湾BOI指数降至105,较前一季下滑25%,为连续第二季下跌。企业对销售、市场需求与投资的预期明显转趋保守,主因为高利率环境、主要出口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本地消费疲弱所致。而受到美国关税措施及全球高科技供应链调整,作为台湾出口主力的ICT产业整体乐观指数并未明显成长,特别是销售价格的乐观指数更为保守,下修幅度达36.5%。

2025年第二季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调查(BOI)主要发现∶

(1) 各产业乐观指数∶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二季度的乐观指数同步走跌,分别为25.6%及24.6%。尤其制造业整体乐观指数已连续下降三个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更大幅度的下降反映对内需疲软的担忧。在六个参数中,销售、内销订单、盈利能力和雇用员工的乐观指数下降,而制造业的出口订单和销售价格的乐观指数出现微幅回升,可能
主要贸易夥伴因美国加徵关税风险而提前备货的行为有关。

(2) 各企业规模乐观程度∶台湾大型企业在本季回升11%,收复第一季25%的跌幅,显示其在高利环境下具备一定的调整韧性。然而,中型企业乐观指数骤跌63%,为所有规模中跌幅最大,显示其对市场变化反应较为敏感。小型企业则连两季下滑,本季再减10%。具体来看,大型企业普遍对净利与销售价格持乐观态度,惟对人力扩编仍审慎,下降17%。中型企业仅对出口订单增加67%,其馀面向全面下跌;小型企业则仅在销售价格方面表现亮眼,上升22%。

(3) 产业别各项指标乐观程度∶第二季度销售价格的乐观指数有所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均出现增长,分别上升8%和7%。此外,净利润的乐观指数整体下降31%,其中制造业下降39%,服务业下降25%。

针对报告结果,邓白氏国际市场首席营运长鲍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全球与台湾企业连两季出现信心回调,显示在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对风险的敏感度大幅提升。台湾企业在面对关税压力、高利率与内需走弱等挑战下,更需落实风险控管与资源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AI、自动化与效率优化仍持续投入,这正是转型契机的展现。在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时代,企业应强化多元布局,掌握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势,以建立更强韧的营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