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攜手林保署 打造臺北赤蛙棲地

▲「第一銀行」攜手「林業保育署」共同打造臺北赤蛙棲地,辦理棲地營造工作假期,以實際行動守護臺北赤蛙。(圖: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提供)
為保育生物多樣性,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與財團法人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新北市石門阿里磅田區臺北赤蛙復育,並積極串連地方組織與企業推動生態保育作為。一一四年起攜手第一銀行推展臺北赤蛙復育行動,並於日昨辦理棲地營造工作假期,以實際行動守護臺北赤蛙。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一○七年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目標即是在淺山地區推動兼顧經濟與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模式,讓空間保育邁入私人農林,型塑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建構一個全國性的生態保育網絡,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連續性。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將持續媒合企業及民間組織參與保育事務,結合產、官、學三方量能,為原生物種打造安全友善的棲息環境。
位於新北市石門區的阿里磅是目前北海岸地區僅存「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臺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野生族群自然棲地,隨著山上人口持續老化,其中一處重要棲地的水田因田主年歲漸高,已難負擔水田繁重的農事工作,透過工作假期讓第一銀行的夥伴協助清除水田棲地中生長過盛的李氏禾和外來種人厭槐葉蘋,並挖深埤體來避免濕地陸化,為臺北赤蛙及其他濕地生物創造友善生存環境。積極打造「永續金融,第一品牌」的第一銀行,讓綠色金融不只展現在資金運用與投資面,更關注環境責任與自然資本的保育。透過這次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合作,員工能更深入了解臺灣原生物種的重要性,並將環境保護的理念延伸到日常生活與職場文化中。
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參與者的環境意識,也為維護珍貴的生態系統邁出了重要一步。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指出:「臺北赤蛙是臺灣北部低海拔濕地的重要指標物種,棲地營造不僅有助於其族群復育,也能帶動整體濕地生態系的穩定與多樣性。我們很高興企業如第一銀行願意共同參與,展現企業公民的力量」。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一○七年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目標即是在淺山地區推動兼顧經濟與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模式,讓空間保育邁入私人農林,型塑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建構一個全國性的生態保育網絡,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連續性。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將持續媒合企業及民間組織參與保育事務,結合產、官、學三方量能,為原生物種打造安全友善的棲息環境。
位於新北市石門區的阿里磅是目前北海岸地區僅存「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臺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野生族群自然棲地,隨著山上人口持續老化,其中一處重要棲地的水田因田主年歲漸高,已難負擔水田繁重的農事工作,透過工作假期讓第一銀行的夥伴協助清除水田棲地中生長過盛的李氏禾和外來種人厭槐葉蘋,並挖深埤體來避免濕地陸化,為臺北赤蛙及其他濕地生物創造友善生存環境。積極打造「永續金融,第一品牌」的第一銀行,讓綠色金融不只展現在資金運用與投資面,更關注環境責任與自然資本的保育。透過這次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合作,員工能更深入了解臺灣原生物種的重要性,並將環境保護的理念延伸到日常生活與職場文化中。
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參與者的環境意識,也為維護珍貴的生態系統邁出了重要一步。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指出:「臺北赤蛙是臺灣北部低海拔濕地的重要指標物種,棲地營造不僅有助於其族群復育,也能帶動整體濕地生態系的穩定與多樣性。我們很高興企業如第一銀行願意共同參與,展現企業公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