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整备 建立灵活应变体系
【记者王先国/综合报导】 2025/04/25

五月汛期即将到来,面对梅雨与台风季的应变工作筹画,经济部水利署署长林元鹏昨(廿四)日上午召开防汛整备会议,召集各河川分署与水资源分署,全面确认汛前整备状况。下午则邀集各地方政府水利首长,座谈防汛策略与交换意见,针对历年易致灾之防汛热点研议整备措施,强化中央与地方间的调度与支援机制,建立更紧密灵活的应变体系,提升精准决策与整体防灾效能。

林署长指出,去年「○四○三花莲地震」及今年「○一二一嘉义大埔地震」造成山区地质松动,一旦遇上强降雨,恐加剧土砂冲刷与堆积并夹带漂流木,增加水库操作、河道淤积与防洪风险,目前水库均位於高水位,也要求各水资源分署因应降雨可能带来浊度升高,水库需要精准调控操作,兼顾水库安全及供水运用。水利署已指示各河川分署针对主、支流汇流口扩大清淤作业。以凯米台风後的八掌溪与赤兰溪流域为例,疏浚工程已超前累计达三七○万立方公尺,有效改善通洪瓶颈。针对十九处高风险堤段,亦陆续推动堤防强化工程,包括河道整治与设置鼎块保护,同时已完成水门、闸门前庭及排水孔的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虞。

去年凯米、山陀儿与康芮台风侵袭後,多处堤防与海岸保护设施遭受损坏,水利署已提前启动复建作业,并采取必要应急措施以达洪水保护标准。针对风险河段、防汛热点上下游及老旧堤段,将持续进行检测与补强,确保堤防功能稳定。水利署强调,各类科技防灾设备,如雨量站、水位站、淹水感测器与CCTV监控系统等,皆须维持良好运作,以发挥即时监控与预警功能。

水利署说明,中央与地方政府已完成汛前防汛整备作业,包括水利设施、抽水站、水门、抽水机、防汛机具及备料的检查、复查与抽查工作,均已就绪。昨日会议中,亦与地方首长共同检视一二七处防汛热点的应变计画,针对淹水高风险地区优先预布抽水机,并提醒地方政府在强降雨前务必放空滞洪池,确保蓄洪功能,并强化情资互通与联防协作。

水利署指出,在凯米与山陀儿台风重创後,中央已紧急补助地方办理二六八件治理及应急工程,并持续推动河防保护能力提升工程。例如高雄爱河沿岸、新北金山与万里地区等,虽已完成部分复原与工程改善,但仍须加强非工程性防灾手段,如预警、警戒与疏散措施,同时培力社区自主应变能力,深化全民防灾意识,形塑「全民备灾、共同守护」的防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