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推原住民特色食農課程
新北市農業局昨(二十四)日表示,日前於三峽Lipahak野菜園區辦理「原來這樣野-食農教育體驗課程」,結合原住民文化、食材知識與實作體驗,透過野菜採集與原民風味料理製作,帶領民眾從農園到餐桌體驗原鄉飲食文化,落實食農教育與珍惜食物的永續飲食行動。想親自體驗原民文化與食農教育的民眾,歡迎至網站報名。
三峽Lipahak野菜園區保留原住民傳統茅草屋與自然景觀,是新北市推廣食農教育與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域。此次課程由「米匠部落文創工作室」曾金惠老師擔任主講人,結合其原鄉經驗與飲食文化,帶領學員走入農園,認識多種原民常用植物,說明這些植物在傳統飲食與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式。
除了體驗採摘與辨識野菜外,課程中特別帶入原住民祖先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如何運用煙燻、醃漬等方式延長食物保存,體現「物盡其用、取之適量」的生活智慧。透過「料理與擺盤欣賞」以及「品評與惜食反思」環節,引導學員從文化視角認識食材的價值與取得不易的過程,落實珍惜食物、支持在地的食農教育理念。
曾金惠老師表示,身為花蓮豐濱海岸的阿美族人,自幼在大地與海洋的環境中成長,家鄉有取之不盡的「山海食材」,透過食農教育課程,可以將原鄉原味的傳統原住民野菜與料理推廣更多人認識,瞭解原民傳統飲食的價值與魅力。
農業局指出,新北市持續輔導農場並設計特色教案、媒合學校至農場實作。
三峽Lipahak野菜園區保留原住民傳統茅草屋與自然景觀,是新北市推廣食農教育與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域。此次課程由「米匠部落文創工作室」曾金惠老師擔任主講人,結合其原鄉經驗與飲食文化,帶領學員走入農園,認識多種原民常用植物,說明這些植物在傳統飲食與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式。
除了體驗採摘與辨識野菜外,課程中特別帶入原住民祖先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如何運用煙燻、醃漬等方式延長食物保存,體現「物盡其用、取之適量」的生活智慧。透過「料理與擺盤欣賞」以及「品評與惜食反思」環節,引導學員從文化視角認識食材的價值與取得不易的過程,落實珍惜食物、支持在地的食農教育理念。
曾金惠老師表示,身為花蓮豐濱海岸的阿美族人,自幼在大地與海洋的環境中成長,家鄉有取之不盡的「山海食材」,透過食農教育課程,可以將原鄉原味的傳統原住民野菜與料理推廣更多人認識,瞭解原民傳統飲食的價值與魅力。
農業局指出,新北市持續輔導農場並設計特色教案、媒合學校至農場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