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辦第16屆泛海洋遙測研討會 展成果

▲海洋大學舉辦「第16屆泛海洋遙測研討會」,各國專家齊聚一堂,盼透過遙測科技實踐永續。(圖:海洋大學提供)
促進全球海洋與大氣觀測科技的交流與合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2日至26日盛大舉辦「第16屆泛海洋遙測研討會(PORSEC 2025)」,本屆主題為「透過海洋觀測實現氣候變遷下的永續發展」,現場聚集逾160位來自義大利、德國、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學者、學生及產業專家,共同探討遙測與地理空間科技的最新應用與研究,展現臺灣在遙測領域的重要角色及海大長年深耕海洋科學教育與研究的成果。
海大指出,PORSEC是兩年一度重要國際研討會,致力於建構跨領域的合作平台,促進學術交流與產業連結;本屆由海大環漁系主辦,特別邀請多位國際重量級講者分享新研究成果與應用實務,包括:北海道大學江淵直人教授演講有關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空載微波輻射計AMSR系列在海洋領域的應用、北海道大學齊藤誠一教授分享利用衛星資料選擇最適水產養殖場址新法、韓國Young-JePark博士分享講述衛星資料監測沿海海洋問題;美國西北研究協會Gad Levy博士分享PORSEC的經驗、國家太空中心(TASA)郭添全副主任介紹臺灣在光學與微波遙測領域的發展、臺灣太空科學聯盟(TSU)主席葉永烜教授則聚焦在太空遙測監測對於沿海與海洋生態系統的需求探討。
海大許泰文校長開幕致詞,感謝PORSEC官方科學委員會的邀請與信任,他並強調,海大自1953年創校以來,長期致力於海洋科學與工程教育與研究,並積極回應全球永續發展。近年來,透過跨領域教學與創新研究,培育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並積極推動離岸風電、智慧船舶、人工智慧應用及海洋保育等關鍵領域。
PORSEC官方科學委員會主席Dr. Gad Levy感謝海大的合作籌辦,並期望促進全球太空科學合作,推動海洋遙測創新與發展。這次研討會,將成為跨領域對話與知識交流的重要樞紐,也是一個展示科技成果、促進國際合作的絕佳機會。
PORSEC 2025研討會共安排11場次、14個主題分享,涵蓋當代海洋遙測科技的研究與實務發展,包含:AI及藍碳的相關應用,學術論文的發表除了口頭報告還有壁報展示,並透過第十屆PORSEC能力培訓課程的專業訓練,提供年輕科學家和學生學習透過遙測技術來觀測海洋和大氣系統的實作機會。
海大指出,PORSEC是兩年一度重要國際研討會,致力於建構跨領域的合作平台,促進學術交流與產業連結;本屆由海大環漁系主辦,特別邀請多位國際重量級講者分享新研究成果與應用實務,包括:北海道大學江淵直人教授演講有關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空載微波輻射計AMSR系列在海洋領域的應用、北海道大學齊藤誠一教授分享利用衛星資料選擇最適水產養殖場址新法、韓國Young-JePark博士分享講述衛星資料監測沿海海洋問題;美國西北研究協會Gad Levy博士分享PORSEC的經驗、國家太空中心(TASA)郭添全副主任介紹臺灣在光學與微波遙測領域的發展、臺灣太空科學聯盟(TSU)主席葉永烜教授則聚焦在太空遙測監測對於沿海與海洋生態系統的需求探討。
海大許泰文校長開幕致詞,感謝PORSEC官方科學委員會的邀請與信任,他並強調,海大自1953年創校以來,長期致力於海洋科學與工程教育與研究,並積極回應全球永續發展。近年來,透過跨領域教學與創新研究,培育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並積極推動離岸風電、智慧船舶、人工智慧應用及海洋保育等關鍵領域。
PORSEC官方科學委員會主席Dr. Gad Levy感謝海大的合作籌辦,並期望促進全球太空科學合作,推動海洋遙測創新與發展。這次研討會,將成為跨領域對話與知識交流的重要樞紐,也是一個展示科技成果、促進國際合作的絕佳機會。
PORSEC 2025研討會共安排11場次、14個主題分享,涵蓋當代海洋遙測科技的研究與實務發展,包含:AI及藍碳的相關應用,學術論文的發表除了口頭報告還有壁報展示,並透過第十屆PORSEC能力培訓課程的專業訓練,提供年輕科學家和學生學習透過遙測技術來觀測海洋和大氣系統的實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