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抱怨补助大豆智慧农业缩水 中市府:耕种技术越来越成熟

台中市农业局近年推动智慧农业转型,大力发展本土大豆契作联盟,但市议员林昊佑今(24)日在质询中质疑,大豆农民最直接的种植补助却在未公开说明下从每公顷2万4千元下修为2万元,令人忧心。
台中市议会今24日进行财经业务质询,议员林昊佑、黄佳恬、吴建德(如图)联合质询,林 佑指出,目前农业局针对种子、农药、肥料等资材的补助,除金额下修外,整体面积分配也受到不明总量管制限制,农民普遍反映申请困难、审查标准不透明。林昊佑质疑∶「请问这些管制来自中央还是市府?是否有明确的补贴基准、核销规定与收成级距奖励机制?」
林昊佑强调∶「补助美意很好,但若没有清楚的标准与成效追踪,久了会让农民失去信心,也让资源使用落入盲区。」
市府农业局长张敬昌表示,补助大豆金额下修的主因是,主办单位认为农民耕种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精良,造成从每公顷2万4千元下修为2万元。
台中市议会今24日进行财经业务质询,议员林昊佑、黄佳恬、吴建德(如图)联合质询,林 佑指出,目前农业局针对种子、农药、肥料等资材的补助,除金额下修外,整体面积分配也受到不明总量管制限制,农民普遍反映申请困难、审查标准不透明。林昊佑质疑∶「请问这些管制来自中央还是市府?是否有明确的补贴基准、核销规定与收成级距奖励机制?」
林昊佑强调∶「补助美意很好,但若没有清楚的标准与成效追踪,久了会让农民失去信心,也让资源使用落入盲区。」
市府农业局长张敬昌表示,补助大豆金额下修的主因是,主办单位认为农民耕种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精良,造成从每公顷2万4千元下修为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