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为生态祈光 宗博馆汇聚10宗教代表共启永续心愿
【记者王志诚、周贞伶/新北报导】 2025/04/23

▲世界宗教博物馆邀请不同宗教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发表并签署生态守护联合宣言。(图:世界宗教博物馆提供)
世界宗教博物馆於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邀请十位不同宗教代表齐聚一堂,为地球祈福,并共同发表生态守护联合宣言,以信仰点亮希望,以灵性拥抱生态,一起当地球生态守护者;同时举办「光在万物特展」开幕仪式,邀请观众透过觉知,深刻理解万物共生共荣、相依共存的真谛。

世界宗教博物馆自创立以来,本著创办人心道法师「尊重、包容、博爱」核心精神,已成为台湾各宗教和平对话、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气候变迁及生态危机的威胁下,信仰的光芒是否能照亮人心与大地?今年世界地球日特地举办「宗教祈福暨光在万物特展开幕」活动。

世界宗教博物馆发展基金会执行长显月法师表示,心道法师近年积极推动「灵性生态」理念,为地球平安,正在山上带领四众弟子进行二十一天〈大悲咒〉闭关;宗博馆则邀约各宗教代表为生态祈福,以不同形式期盼唤起更多人的心灵觉醒,企盼做到「尊重物种存在的价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间,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与万物共好。

以守护生态为职志的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四月二十一日蒙主恩召,与教宗曾在梵蒂冈会晤的心道法师,第一时间指示为教宗点灯,并表示他一生对世人的慈悲大爱,对各个国家、社会、宗教的关心是慈悲圆满的,心道法师不舍圣者离去,接下来要承继这份爱地球、爱和平的职志与爱心,与各宗教共同守护地球生态。二十二日活动开始前,与会者也共同为这位宗教领袖默祷一分钟,表达追思之意。

活动重头戏之一,是各宗教代表发表《生态守护联合宣言》,邀请宗教代表号召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爱地球的实践行列。这份跨信仰、跨文化的联合行动,不只为地球发声,更是永续灵性的承诺。此外,交通部观光署署长周永晖与显月法师,也共同签署推广观光合作备忘录,将相互整合观光资源,发展心灵旅游模式。

宗博馆馆长马幼娟讲述了策展的核心精神与过程,也邀请观众「不只是看」,而是透过光,超越表象与感官的直觉,进入存在的本质,看见自己与宇宙的连结。并期待观众融入无人的自然循环长流,追寻光,感受光,成为光。

心道法师书写的「永恒之光,存在万物。」正是最佳注解,让这场开幕不只是宗教祈福或艺术展览,还邀请肢体艺术家周章佞演出,堪称是一场当代信仰文化的展演。宗教不是退居历史舞台的遗迹,而是回应现代议题的活水。而交通部观光署、内政部、文化部的共同参与,也让此次活动成为文化观光、信仰教育与环境永续三方交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