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159)—冤錯假案無法翻轉是司法恥辱

▲國際學者呼籲台灣應修法,延伸轉型正義的適用範圍,解決太極門案件。
「讓一個冤錯假案不能翻轉,那才是真正的司法恥辱。」真理大學法律系所主任吳景欽舉例,全球被囚最久的日本死刑犯袴田巖,直到2023年底無罪確定,今年獲賠2億日圓。過程中檢察官死不認錯仍上訴,所有日本的律師團體與家屬親自到法務省拜訪懇求表達:「何時人民變成司法的奴隸?」才讓檢察官放棄上訴。若人命不夠長,申冤無望。太極門案雖2007年刑事無罪確定,卻仍陷於稅災,始作俑者未受懲處反獲升官,司法不公持續發生,需改革究責,還社會正義。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曾建元表示,太極門案自1996年發生至今近30年,被視為台灣重大人權災難。此案凸顯司法與稅務改革問題,應促請司法院及賴政府撤銷違法處分,還給太極門公道,避免成為台灣司法污點。
德國歐斯納布魯克大學駐台教授連福隆批政府製造惡法,司法用惡法來判罪人民,行政執行用惡法來沒收人民的財產,根本超越「平庸的邪惡」,已是惡魔式的邪惡。肯定太極門與法稅改革聯盟對世界的貢獻,世界公民是啟蒙的公民,追求愛與和平。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分享他在早稻田大學學到對社會環境的深刻理解與理想追求,認為太極門亦秉持此原則,追求公平正義。肯定太極門培養良知、理性,並對其所受苦難表示不平,呼籲在民主法治國家中,必要時應表達抗議。
特任大使呂慶龍博士表示,法國從1958年成立的第五共和國以來,好幾位部長、政要都因不守法而判刑,這對在乎民主與法國普世價值的法國人來說,是很沒面子的事,另一方面又是讓法國人引以為傲,因為不對就要改,就算是已經過去,也不要放棄爭取,這是值得驕傲的。
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教授林文舟指出,稅務獎金長期受人民詬病,應廢除此獎金,避免不當查稅誘因。目前執行官的績效獎金制度缺乏法律授權,導致不當查稅、超額執行、甚至利用人頭領獎金等問題,衍生貪汙疑慮。此外,檢舉獎金制度亦被濫用,某些稅務員可能找人頭檢舉以獲取獎金。
輔仁大學兼任教授黃錦堂指出,政治既能救國救民,也可能為權力鬥爭迫害異己。面對太極門假稅單冤案,應採取積極行動,不僅透過凝聚共識,更應直接向政治部門對話,要求解決問題,關鍵在於高層決策者的意志。
太平洋日報社長張寶樂談到,政府應減少不必要的干預,歷史證明,過度管制往往導致社會動盪,唯有尊重人民自由,才能促進和諧與發展。
旅法作家Peggy Chen是位太極門弟子,控訴家人當年遭受侯寬仁違法搜索偵訊的過程,也表示雖刑事獲判無罪,但稅案仍未解決,影響台灣國際形象。
Peggy提到,她在2024年參加法國波爾多的一場國際會議,參與的國際學者都在關注太極門案,與會者都對台灣民主形象與人權之間的反差印象深刻。
前中國宗教徒協會理事長明光法師指出,近期緬甸地震與國際戰爭皆提醒人們良心的重要性。宗教信仰不僅規範人心,更肩負促進世界和平的使命。太極門秉持正念,透過法稅改革倡議與論壇推動社會公義。歷史證明,公正法稅制度關係國家興衰,唯有政府勇於認錯、改革,才能為百姓造福。
主辦單位指出,太極門案是自始遭受公權力造假構陷之政治迫害案件。假案未能獲得平反顯示台灣人權保障亟待翻轉,站在政府力求「轉型正義」之人權發展,此案不應受行政訴訟法再審之五年期限、行政程序法第128條第2項五年時效限制,況且任何事實真相皆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其本質。行政機關更應秉持依法行政之原則,主動撤銷違法的行政處分。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曾建元表示,太極門案自1996年發生至今近30年,被視為台灣重大人權災難。此案凸顯司法與稅務改革問題,應促請司法院及賴政府撤銷違法處分,還給太極門公道,避免成為台灣司法污點。
德國歐斯納布魯克大學駐台教授連福隆批政府製造惡法,司法用惡法來判罪人民,行政執行用惡法來沒收人民的財產,根本超越「平庸的邪惡」,已是惡魔式的邪惡。肯定太極門與法稅改革聯盟對世界的貢獻,世界公民是啟蒙的公民,追求愛與和平。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分享他在早稻田大學學到對社會環境的深刻理解與理想追求,認為太極門亦秉持此原則,追求公平正義。肯定太極門培養良知、理性,並對其所受苦難表示不平,呼籲在民主法治國家中,必要時應表達抗議。
特任大使呂慶龍博士表示,法國從1958年成立的第五共和國以來,好幾位部長、政要都因不守法而判刑,這對在乎民主與法國普世價值的法國人來說,是很沒面子的事,另一方面又是讓法國人引以為傲,因為不對就要改,就算是已經過去,也不要放棄爭取,這是值得驕傲的。
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教授林文舟指出,稅務獎金長期受人民詬病,應廢除此獎金,避免不當查稅誘因。目前執行官的績效獎金制度缺乏法律授權,導致不當查稅、超額執行、甚至利用人頭領獎金等問題,衍生貪汙疑慮。此外,檢舉獎金制度亦被濫用,某些稅務員可能找人頭檢舉以獲取獎金。
輔仁大學兼任教授黃錦堂指出,政治既能救國救民,也可能為權力鬥爭迫害異己。面對太極門假稅單冤案,應採取積極行動,不僅透過凝聚共識,更應直接向政治部門對話,要求解決問題,關鍵在於高層決策者的意志。
太平洋日報社長張寶樂談到,政府應減少不必要的干預,歷史證明,過度管制往往導致社會動盪,唯有尊重人民自由,才能促進和諧與發展。
旅法作家Peggy Chen是位太極門弟子,控訴家人當年遭受侯寬仁違法搜索偵訊的過程,也表示雖刑事獲判無罪,但稅案仍未解決,影響台灣國際形象。
Peggy提到,她在2024年參加法國波爾多的一場國際會議,參與的國際學者都在關注太極門案,與會者都對台灣民主形象與人權之間的反差印象深刻。
前中國宗教徒協會理事長明光法師指出,近期緬甸地震與國際戰爭皆提醒人們良心的重要性。宗教信仰不僅規範人心,更肩負促進世界和平的使命。太極門秉持正念,透過法稅改革倡議與論壇推動社會公義。歷史證明,公正法稅制度關係國家興衰,唯有政府勇於認錯、改革,才能為百姓造福。
主辦單位指出,太極門案是自始遭受公權力造假構陷之政治迫害案件。假案未能獲得平反顯示台灣人權保障亟待翻轉,站在政府力求「轉型正義」之人權發展,此案不應受行政訴訟法再審之五年期限、行政程序法第128條第2項五年時效限制,況且任何事實真相皆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其本質。行政機關更應秉持依法行政之原則,主動撤銷違法的行政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