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部携手地方减少浊水溪扬尘 有成
【记者王先国/综合报导】 2025/04/19

▲环境部次长沈志修(右五)与出席「浊水溪扬尘防制改善第三期行动方案一一三年执行成效」记者会的教育部国教署、经济部水利署,及云林县政府、彰化县政府等单位代表大合照。
环境部指出,彰化县、云林县的界河浊水溪流域长年面临扬尘问题,自一○七年起行政院即指派政务委员督导,推动二期各三年的「浊水溪扬尘防制及改善行动方案」,已打下良好基础。一一三年遭遇凯米台风及洪水,雨量较一○六年方案推动前豪雨还大的情况,在中央、地方通力合作下,受灾裸露地面积较一○六年减少五十%、复原时间减少八十%及扬尘事件减少七十八%,展现韧性及调适成效。

环境部昨(十八)日召开记者会,邀请「浊水溪扬尘防制及改善行动方案」执行团队与在地NGO,向各界分享浊水溪流域去年受凯米台风及洪水影响,受灾裸露地复原工作个中甘苦。环境部次长沈志修表示,这次挺过凯米强烈台洪肆虐与接踵而来康芮台风的考验,从方案第一期「找对方法对症下药」、第二期「导入绿色韧性工法」所建立的基础尤为关键,由源头整治、工程改善到灾後韧性强化,建立全流域的永续治理机制。

在平时常态治理,农业部自上游治理崩塌地,减少土砂下移;经济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进行浚砂、扩大水与绿覆盖以营造复式断面,并与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合作造林,降低滩地扬尘风险;环境部则运用气象预报与卫星判释,提前预警与调整应变;彰化县与云林县政府也积极清理沿岸道路,办理空品恶化紧急应变及防护演练;教育部国教署於校园设置维运新风系统,守护学童健康。

环境部指出,去年遭逢凯米台洪事件时,各单位旋即依方案启动复原,盘点防尘措施受损区域达七五○公顷,在积极抢修下,迄今年二月底完成复原工作。修复期间,面对东北季风的应变作为,则采取多元化洒水措施增加砂土含水率抑尘、沿岸道路清理、通知自我防护等,以减轻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环境部指出,浊水溪地形条件加上气候变迁影响,虽无法完全杜绝自然扬尘,但透过七年来的行动方案治理,事件频率与影响范围已大幅下降,空气中悬浮微粒年均浓度从一○六年六十四__/立方公尺,改善至一一三年降至卅六__/立方公尺,经得起极端气候考验。浊水溪方案已成为融合韧性、调适与跨部会合作的环境治理典范,中央各部会及地方政府将持续滚动检讨,强化未来面对气候冲击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