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粮署南区分署赓续推动食米学园计画 鼓励公立国小参与培养环境永续观念

▲农粮署南区分署去年推动食米学园计画成果丰硕,今年赓续举办,励公立国小踊跃参与,培养学童珍惜粮食及环境永续观念。(记者李嘉祥摄)
为推广食米教育,传承米食文化及营养均衡观念,农粮署鼓励全国公立国民小学结合在地农业资源与友善永续环境等内容为主题,建立以「国产稻米」为主要素材,结合在地特色的米食教案与体验活动,推动「食米学园计画」,以普及学童认同在地米食与永续环境保护观念。
农粮署南区分署长陈立仪表示,113年度全国有47所国小超过8000名学童参与计画,今年度也赓续推动计画,即日起至4月30日将进行学校提案申请及审核作业,鼓励各学校将传统习俗文化的米食制作体验融入课程,建立从认识稻米到亲手制作的体悟,培养学童粮食珍惜以及土地友善、环境永续的观念,藉由学校、家庭与在地资源相互连结,学习爱护环境、珍惜粮食的正确价值观。
陈立仪分署长指出,去年台南市东山国小结合当地番社蔬果联盟及昆山科技大学等单位,让师生体验农业、增进家庭亲子情谊,建立学童对於传统米食文化的观念,如於清明节学习「火龙果红龟__」、中秋节办理当地原有特色课程校园园旁土地公生日祭品-麻 制作体验等,更於全国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评鉴绩优学校。
陈立仪分署长说,今年度食米学园计画主题将原有的三大类主题拓展为「米食文化传承探索」、「稻米栽培与生长过程」、「米食营养观念」、「米食创意料理与餐桌礼仪」、「稻米永续环境保护」等五大类内容,尤其著重文化传承与实作体验,结合不同节庆认识当令应景米食,配合课程呈现米食的多元变化,引领学童学习我国米食文化与建立环境永续概念。
陈立仪分署长鼓励各公立国小踊跃参与食米学园计画,让学童了解稻作生产、民俗节庆及生态永续的连结,并建立从产地到餐桌、农业与饮食关联,深化对土地资源永续的观念,培养学童喜爱米食及新兴米食制品,将米饭融入健康的膳食习惯,促进饮食文化传承。
农粮署南区分署长陈立仪表示,113年度全国有47所国小超过8000名学童参与计画,今年度也赓续推动计画,即日起至4月30日将进行学校提案申请及审核作业,鼓励各学校将传统习俗文化的米食制作体验融入课程,建立从认识稻米到亲手制作的体悟,培养学童粮食珍惜以及土地友善、环境永续的观念,藉由学校、家庭与在地资源相互连结,学习爱护环境、珍惜粮食的正确价值观。
陈立仪分署长指出,去年台南市东山国小结合当地番社蔬果联盟及昆山科技大学等单位,让师生体验农业、增进家庭亲子情谊,建立学童对於传统米食文化的观念,如於清明节学习「火龙果红龟__」、中秋节办理当地原有特色课程校园园旁土地公生日祭品-麻 制作体验等,更於全国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评鉴绩优学校。
陈立仪分署长说,今年度食米学园计画主题将原有的三大类主题拓展为「米食文化传承探索」、「稻米栽培与生长过程」、「米食营养观念」、「米食创意料理与餐桌礼仪」、「稻米永续环境保护」等五大类内容,尤其著重文化传承与实作体验,结合不同节庆认识当令应景米食,配合课程呈现米食的多元变化,引领学童学习我国米食文化与建立环境永续概念。
陈立仪分署长鼓励各公立国小踊跃参与食米学园计画,让学童了解稻作生产、民俗节庆及生态永续的连结,并建立从产地到餐桌、农业与饮食关联,深化对土地资源永续的观念,培养学童喜爱米食及新兴米食制品,将米饭融入健康的膳食习惯,促进饮食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