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倡議論壇 鼓勵學生運用課堂知識參與公共政策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5/04/16

▲第三屆青年倡議論壇於成大迅慧講堂展開決選,參賽隊伍踴躍,教育局長鄭新輝肯定學生努力,運用課堂知識參與公共政策。(記者李嘉祥攝)
2025第三屆青年倡議論壇15日於成大迅慧講堂展開決選,參賽學生經過7個月的培訓及蒐集資料後,包括大灣高中、臺南女中、家齊高中、新豐高中、德光高中等學校有9隊通過初選;市長黃偉哲肯定參賽學生提案均為水準之作,從生活環境出發,用心值得肯定,除呼籲年輕人多關心自己家園及感謝成功大學及臺南大學教授專業引導,也強調提案是大學與高中的合作成果,市府會虛心接納並逐步實踐。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國中小的PBL主題探究課程推行已有成果,在高中階段更要發揮實際效益,讓學習步調更為踏實;「青年倡議論壇」辦理目的是鼓勵高中學生運用課堂知識,呼應108課綱提倡的自主互動共好理念,引導學生參與公共政策,關心社區環境並提出方案,讓市府各部門做為施政參考;此屆於去年10月開始召募,共有9校17隊共66位學生報名,教育局特規劃2次培訓工作坊及3次線上專家諮詢,邀成功大學及臺南大學教授授課及協助。

鄭新輝局長也說明此次參賽主題分為「宜居臺南」、「萬象臺南」、「永續臺南」三領域,「宜居臺南」提案有公車與Youbike的整合、都市計畫重新分區的可能、垃圾車清運的改善、自行車安全提升等。「萬象臺南」是大眾運輸與觀光、人權博物館等。「永續臺南」則是電動機車、綠屋頂、路樹保護等;參賽學生從學校的校訂必修、探究與實作、專題實作、自主學習等課程成果出發,並連結相關部門,提升課程的深度,增廣學生的視野,

臺南女中蔡宜庭因騎腳踏車上學,希望行車安全可以更為周全;臺南女中郭玉歆則分析垃圾車清運的時間及方式,藉此改善交通擁塞及促進資源回收。家齊高中葉玟儀希望整合各單位建立公車轉乘更容易查詢的平台或APP。臺南女中李昕縈認為調整交通動線能促進觀光產業,且應增加雙語導覽及文化行程。

大灣高中何品萱認為臺南的人權理念領先全國,可以扎根幼兒的人權體驗活動。對於城市的面貌及功能,德光高中吳蕎齊以電信資料分析臺南各區人口的變化,因應個別發展規劃教育醫療等設施。臺南女中林宥欣、徐煒昕站在綠化的立場,建議市府在綠屋頂及種植路樹能有更多配套,修改法規並加入防災功能。沙崙科學城是臺南的發展重點,因此新豐高中李宇諳關注電動車及替代能源,期盼建立能源產業鏈,讓臺南成為人文科技兼具的城市。

教育局指出,入選的9組團隊在決選會中發表且經過委員質詢排列得名順序,第一名可獲得禮券2萬元,第二名禮券1萬元,第三名禮券5千元,另4隊佳作可各獲得2千元禮券,分別為臺南二中「玉井老街振興」、土城高中「社區博物館」、臺南女中「二仁溪」、「無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