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水利局持续推动竹溪水岸营造 整治环境改善水质优化通行动线

▲南市水利局持续推动竹溪水岸营造,整治环境、改善水质,并结合两岸步道系统营造友善空间与作为水资源循环与环境保育的教育场域。(记者李嘉祥摄)
台南市长黄伟哲上任後积极推动「竹溪水环境营造计画」,第一期「竹溪水岸园区」完成後接续推动第二期「哈赫拿尔森林」营造工程,透过自然复育、手作步道等手法,呈现出人与自然共存的生态景观。两期工程相互呼应,成功形塑出宜人水岸绿带,广受市民好评,并荣获建筑园冶奖、公共工程金质奖及台湾河川希望工程奖等多项专业肯定。
水利局长邱忠川表示,在保有竹溪原有自然风貌前提下,市府透过分期规划与低度开发方式,逐步建构完整的水环境系统,打造结合生态、休闲与教育功能的优质水岸空间;为使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止於美化外观,更能实质改善水质,水利局也持续推动整体水质提升计画,「竹溪第二期水质净化场」建设工程已顺利决标并进场整地,完工後将与既有的第一期水净场共同每日处理约5万吨生活污水,全面提升竹溪流域的水质环境。
邱忠川局长说,水净场设计强调与周边自然生态与景观的融合,并结合两岸步道系统,除提供民众散步、休憩的友善空间外,也将作为水资源循环与环境保育的教育场域,提升市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邱忠川局长指出,竹溪两岸的哈赫拿尔森林园区设有全区导览牌与步道系统,透过体育路竹溪桥与人行道串联两岸,惟受限於现有飞靶练习场空间配置,部分区段仍存在视觉与动线上的阻隔感;水利局对此也启动整体评估规划,将配合水净场完工後的周边环境整理,调整及优化两岸通行动线,让游客不仅可经竹溪桥衔接至水净场旁的水岸步道,也能提升园区整体导览动线的直观性与连贯性,进一步强化整体空间的一体性与便利性。
黄伟哲市长强调,市府团队会秉持持续进步、不断精进精神,持续朝向「水岸城市、生态永续」目标迈进,为市民打造融合自然、人文与生活的优质公共空间。
水利局长邱忠川表示,在保有竹溪原有自然风貌前提下,市府透过分期规划与低度开发方式,逐步建构完整的水环境系统,打造结合生态、休闲与教育功能的优质水岸空间;为使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止於美化外观,更能实质改善水质,水利局也持续推动整体水质提升计画,「竹溪第二期水质净化场」建设工程已顺利决标并进场整地,完工後将与既有的第一期水净场共同每日处理约5万吨生活污水,全面提升竹溪流域的水质环境。
邱忠川局长说,水净场设计强调与周边自然生态与景观的融合,并结合两岸步道系统,除提供民众散步、休憩的友善空间外,也将作为水资源循环与环境保育的教育场域,提升市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邱忠川局长指出,竹溪两岸的哈赫拿尔森林园区设有全区导览牌与步道系统,透过体育路竹溪桥与人行道串联两岸,惟受限於现有飞靶练习场空间配置,部分区段仍存在视觉与动线上的阻隔感;水利局对此也启动整体评估规划,将配合水净场完工後的周边环境整理,调整及优化两岸通行动线,让游客不仅可经竹溪桥衔接至水净场旁的水岸步道,也能提升园区整体导览动线的直观性与连贯性,进一步强化整体空间的一体性与便利性。
黄伟哲市长强调,市府团队会秉持持续进步、不断精进精神,持续朝向「水岸城市、生态永续」目标迈进,为市民打造融合自然、人文与生活的优质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