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 全球总数突破7千__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4/15

▲3月养精蓄锐准备北返的黑面琵鹭。(图∶郭东辉摄影)
「2025年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结果出炉,全球数量共计7,081苹,首次突破七千大关。台湾仍为黑面琵鹭最大的度冬地,共调查到4,169苹,较去年微幅增加34苹。近三年黑面琵鹭在台湾的族群增长有减缓趋势,在自然栖地有限的情况下,林业保育署持续与县市政府合作,以「生态薪水」方式鼓励渔民参加生态服务给付方案,让鱼 等生产型栖地收获後,做为黑面琵鹭等候鸟的安全觅食地,兼顾渔民生计及扩大黑面琵鹭栖地,创造双赢。

「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系由香港观鸟会联系各国定期於每年1月进行,今年普查日期为1月18日至19日,台湾普查工作由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委托中华民国野鸟学会统筹主办,与全台各鸟会及保育团体等超过百名以上的调查员合力完成。本次全球普查共记录到7,081苹黑面琵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台湾记录到4,169苹,占全球总数的58.9%,稳居最重要的度冬栖地。其他主要度冬地包括∶中国大陆1,671苹(23.6%)、日本716苹(10.1%)、香港及深圳328苹(后海湾)(4.6%)、越南112苹(1.6%)、南韩52苹(0.7%)、菲律宾17苹(0.2%)以及澳门16苹(0.2%)。与去年相比,全球各主要度冬地区的数量增减幅度均不大,整体仅微幅增加93苹,全球族群的成长趋势已明显趋缓。台湾虽增加了34苹,但总数未超过2023年的4,288苹纪录,近三年来的族群趋势持平。

在台湾,超过九成的黑面琵鹭度冬族群集中於西南沿海地区。各县市数量由多至少依序为∶台南市2,439苹、嘉义县701苹、高雄市408苹、浊水溪口(彰化与云林交界)255苹、云林县202苹、屏东县75苹、宜兰县36苹、金门县23苹、澎湖县15苹、彰化县13苹、台北市1苹及台东县1苹,共计11个县市有纪录。虽然近年台湾黑面琵鹭的总数量变动不多,但各地的数量比例却有明显的波动,这可能反映了黑面琵鹭会依据觅食条件而移动,而每年普查当下的环境状况不同,也导致观察到的分布情况随之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较少记录到黑面琵鹭度冬的彰化县与澎湖县,在近3年有稳定的纪录,显示黑面琵鹭在台湾的度冬区域有持续扩张的趋势。

有鉴於黑面琵鹭在台湾度冬族群可能面临栖地饱和的问题,林业保育署早在110年就开始实施濒危物种及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将「陆上鱼 」纳入给付项目,鱼 收成後於10月至翌年4月期间,至少连续1个月维持20公分以下的适当水位,供特定鸟种利用,每公顷每年最高可核发1万元。113年度台南市友善鱼 面积达181公顷,鼓励渔民在收成之馀,也能提供水鸟友善的觅食环境。林业保育署表示,今年调查结果黑面琵鹭数量稍有回升,但仍面临栖地、疾病等挑战,呼吁更多的渔民加入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一起维护这得来不易的保育成果,让候鸟在台湾度冬期间有个友善的觅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