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信仰与建筑时光之旅 宗博馆天主堂特展开展
【记者王志诚、周贞伶/新北报导】 2025/04/12

▲参加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建筑之美∶菁寮圣十字架天主堂》特展的贵宾合影。(图∶世界宗教博物馆提供)
位於新北市永和区的世界宗教博物馆,持续致力於宗教对话,四月十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推出《宗教建筑之美∶菁寮圣十字架天主堂》特展,以「人们因此而有盼望」为主题,带领观众走入台南後壁稻田间,承载百年祝福的天主堂,揭开信仰、建筑与土地交织的美丽篇章。

特展於十一日举行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菁寮圣十字架天主堂本堂神父吕天恩、中原大学建筑学系助理教授徐昌志、台湾博物馆文教基金会代理执行长沈孟颖、长短树乡村研究所建筑师赵柏聿、国立台湾博物馆副研究员林一宏、永和区长周庆珍等人莅临,由展览规划组专员吴芸葳导览,现场洋溢温馨与神圣光辉的氛围。

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心道法师长年倡导「促进宗教交流与对话」,这次展览延续这样的使命,以「希望」为核心,回望一座教堂的身世与精神。在二0二五天主教禧年以「希望的朝圣者」为主题之际,菁寮圣十字架天主堂的故事,无疑是台湾宗教文化中真挚且具普世意义的象徵。

世界宗教博物馆发展基金会执行长显月法师肯定这次特展的意义,他表示,创办人心道法师认为台湾数十年来持续安定与繁荣,宗教展现了关键力量。博物馆是交流的平台,透过展览与活动,让不同宗教展开对话,彼此学习、相互理解。

展览分为三大主题展区,错落於博物馆两个楼层,形成与馆内常设展呼应的动线。七楼朝圣步道上的「人们因此而有盼望」,回应展名主题,聚焦信仰如何成为人心力量,展出杨森神父手写的传教日记、建设与宣教影像及建筑模型。

世界宗教展示大厅轮展柜的「稻田上的天主堂」,重现教堂的兴建历程及整修计画,展出建筑设计师波姆的手稿设计图像、早期圣堂屋顶上的十字架、修复剖面图及模拟图,呈现教堂与土地的紧密连结。

六楼生命之旅厅消失密室「光荣圣十字架」,探索宗教象徵的力量,展出圣髑、菁寮堂基督光荣君王十字架与教堂内摆设的长椅,邀请观众静心凝视信仰的轨迹。

这次展览不仅呈现宗教建筑的艺术之美,更彰显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土地之间的深情牵系。在纷扰不安的时代里,一座教堂的存在,是信仰的避风港,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走入世界宗教博物馆,或许不只是看一场展览,更是一次心灵朝圣之旅,邀请观众透过建筑与信仰交织的故事,一同寻回心中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