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領航系列(22)-二戰後美蘇冷戰 AWC以公民之力促成裁減核武
【文/張森】 2025/04/12

▲WCA 2001大會首度在台北舉辦,盛況空前。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進入長達45年的美蘇冷戰,直到1991年宣告結束,民間扮演重要關鍵。1980年代AWC主席道格拉斯.邁敦曾經8次造訪蘇聯,尤其1988年與各國和平代表會見當時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面陳裁減核軍備之重要性,間接促成美蘇雙方同意裁減核武的決議。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上任後,致力強化NGO的力量,積極促進其與聯合國的合作。

AWC自1975年於美國舊金山成立,迅速推展到50多國。與聯合國公共資訊部門 (UN/DPI)具有合作關係,且與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 (UN/ECOSOC)建立顧問關係,以推動「世界一家」為宗旨,團結全球具有共識的「世界公民」,建立一個具有公理與正義的和平世界。邁敦主席在1999年西雅圖海洋節中認識太極門,有感於太極門的理念與世界公民的概念契合,2000年2月特別邀請掌門人洪道子博士擔任AWC榮譽副主席兼諮詢委員,9月更委請洪博士擔任WCA 2001大會執行長。

2001年WCA大會首度在台北舉辦,由聯合國NGO AWC主辦,聯合國NGO AWC台灣總會、世界之愛和平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共同協辦。洪博士並宣告4月1日為「世界公民日」,此次聚集全球67 國人士與會,600多位世界公民代表與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2001年全球重要年度盛事之一。

WCA2001大會以「為21世紀共創和平文化」為主題,獲得美國總統布希、以及巴西、瑞士、南非、甘比亞、以色列等21位總統,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駐聯合國大使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等,共57國元首領袖來函祝賀。大會決議文《和平宣言》由五大洲代表簽署,隨後經過全球32萬多人連署,當年度交由聯合國DPI/NGO第53屆執行委員會主席怡蓮.瓦多福博士呈遞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先生,傳遞新世紀世界公民的和平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