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林俊憲會勘提鐵路立體化新方案 一舉解決仁德交通瓶頸與潭稅橋淹水問題

▲立委林俊憲邀議員郭鴻儀、鄭佳欣、蔡筱薇及里長會勘並提出鐵路立體化新方案,期能一舉解決仁德交通瓶頸與潭稅橋淹水問題。(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政府交通局向交通部提出「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案」期末報告,立法委員林俊憲10日偕同新豐區議員郭鴻儀、鄭佳欣、東區議員蔡筱薇、仁德區保安里長顏榮城、文賢里長林江溪至現場會勘,並提出「仁德區重大交通瓶頸突破方案」,建議將鐵路立體化路段擴大,整體範圍起自港尾溝溪至台86線,徹底解決仁德多處交通瓶頸。市府交通局主任秘書謝惠雄表示會將由市府交通局帶回研議,後續修正後提送中央審議。
立委林俊憲表示,仁德轄內有國道、鐵路及台南機場等重要交通設施,加上仁德、新田、保安等工業區及奇美企業總部,尖峰時段交通負荷沉重,區域內還有台鐵中洲、仁德、保安等三個車站,平交道由北而南包括大林路、十三甲、虎山路、中正路一段等共4處,此外尚有潭稅橋地下道、虎山橋以及台86線高架橋3處立體結構物,尖峰交通流量遇到平交道會產生停滯性壅塞,一直是仁德區交通瓶頸與重大改善議題。
林俊憲立委說,交通局提出的原方案中,僅著重中正路一段平交道改善,調整區間為保安站區以南至依仁路陸橋並南移仁德站,未納入潭稅橋改善,僅能改善中正路一段交通瓶頸,未能解決潭稅橋地下道淹水與大型車輛交通問題,與地方期望落差甚大,且方案自償率未達中央政府最低補助標準,恐無法過關。
林俊憲立委指出,新提出的方案拉大整體改善區間,透過額外新增土地開發,可以所獲收益挹注計畫,補足自償率標準,更可徹底解決仁德多處交通瓶頸;未來市府提出後會持續向中央溝通,並向賴清德總統報告,相信可獲得中央支持,也能解決在野黨財劃法造成的困境,降低對南市交通重大建設發展影響。
市議員郭鴻儀說,市府於109年啟動「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案」,經過多次修正,最終期末報告中未把潭稅橋納入改善計畫,地方民眾相當扼腕;雖近期潭稅橋下車道改建,將車道拓寬為高2.5米、寬3.15米,以分流減少事故發生,但高度限制下大型車輛仍然無法行駛,未能有效緩解中正路車流;且潭稅橋地勢低窪的淹水隱憂仍令居民困擾,今年3月的降雨即導致改建後的潭稅橋再次積淹水,顯示鐵路立體化的迫切及需求性。
市議員鄭佳欣也說,當地鄉親對於交通擁塞現象十分有感,潭稅橋地下道的淹水問題更是亟待解決,但交通局原方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期透過新的「仁德區重大交通瓶頸突破方案」早日通過,一次性解決仁德交通困境。
立委林俊憲表示,仁德轄內有國道、鐵路及台南機場等重要交通設施,加上仁德、新田、保安等工業區及奇美企業總部,尖峰時段交通負荷沉重,區域內還有台鐵中洲、仁德、保安等三個車站,平交道由北而南包括大林路、十三甲、虎山路、中正路一段等共4處,此外尚有潭稅橋地下道、虎山橋以及台86線高架橋3處立體結構物,尖峰交通流量遇到平交道會產生停滯性壅塞,一直是仁德區交通瓶頸與重大改善議題。
林俊憲立委說,交通局提出的原方案中,僅著重中正路一段平交道改善,調整區間為保安站區以南至依仁路陸橋並南移仁德站,未納入潭稅橋改善,僅能改善中正路一段交通瓶頸,未能解決潭稅橋地下道淹水與大型車輛交通問題,與地方期望落差甚大,且方案自償率未達中央政府最低補助標準,恐無法過關。
林俊憲立委指出,新提出的方案拉大整體改善區間,透過額外新增土地開發,可以所獲收益挹注計畫,補足自償率標準,更可徹底解決仁德多處交通瓶頸;未來市府提出後會持續向中央溝通,並向賴清德總統報告,相信可獲得中央支持,也能解決在野黨財劃法造成的困境,降低對南市交通重大建設發展影響。
市議員郭鴻儀說,市府於109年啟動「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案」,經過多次修正,最終期末報告中未把潭稅橋納入改善計畫,地方民眾相當扼腕;雖近期潭稅橋下車道改建,將車道拓寬為高2.5米、寬3.15米,以分流減少事故發生,但高度限制下大型車輛仍然無法行駛,未能有效緩解中正路車流;且潭稅橋地勢低窪的淹水隱憂仍令居民困擾,今年3月的降雨即導致改建後的潭稅橋再次積淹水,顯示鐵路立體化的迫切及需求性。
市議員鄭佳欣也說,當地鄉親對於交通擁塞現象十分有感,潭稅橋地下道的淹水問題更是亟待解決,但交通局原方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期透過新的「仁德區重大交通瓶頸突破方案」早日通過,一次性解決仁德交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