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大促進文化傳承社會共融與減碳轉型 二項USR計畫榮獲遠見USR大獎

▲南臺科大USR團隊致力促進文化傳承、社會共融與減碳轉型,二項計畫榮獲遠見USR大獎。(記者李嘉祥翻攝)
南臺科技大學於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中展現卓越實力,兩項USR計畫分別榮獲「在地共融組」楷模獎與「永續課程組」績優獎,為學校推動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再添佳績;其中「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計畫透過音樂、影像與科技創新促進文化傳承與社區共融,另「蘊漁USR 綠電創能與節能實務學分學程」則聚焦綠能技術與減碳轉型,培育跨域人才,協助漁業永續發展。
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旨在表彰具顯著社會影響力的USR計畫,促進高等教育機構間的交流與共同成長,此屆競爭激烈,南臺科大憑藉多年深耕在地努力脫穎而出,兩項計畫成功獲獎,展現在推動USR方面的卓越成就。
南臺科大說明「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計畫深耕臺南西港在地文化,結合音樂、影像與表演藝術,創作出富含地方特色的歌曲、紀錄片與電子書,並與知名劇團「躍演」攜手打造共融音樂劇;計畫推動過程強調社區共創重要性,不僅讓當地居民參與創作與演出,更透過音樂將新舊居民連在一起。
計畫主持人徐志杰說,藝術具凝聚社區力量的潛能,能夠促成文化傳承與社會共融,讓城鎮的故事不僅停留在過去,更持續延續成為共同記憶,除透過創作讓在地居民的故事被看見,也讓年輕人重新認識並珍惜地方文化,另也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合作開發AR導覽軟體,透過數位科技與國際交流讓西港獨特的陣頭文化傳播至更廣的舞台。
南臺科大「蘊漁USR 綠電創能與節能實務學分學程」計畫關注台灣西南沿海養殖漁業的減碳轉型。計畫主持人機械系陳宥任教授指出,台灣養殖業仰賴人力,面臨高成本與環境負擔,此計畫引入綠電創能與智動化技術,期透過科技減少碳排放,提升養殖業永續性,也鼓勵學生深入場域實踐,參與養殖技術創新與優化,提升學習動機與實務能力;除技術層面的提升,也著重產學合作,與在地業者共同探討如何在維持經濟效益時兼顧環境永續,創造雙贏模式,期待透過長期投入,逐步改變產業生態,為台灣的永續發展貢獻實際行動。
南臺科大校長黃能富認為,大學的影響力不僅止於學術研究,更應透過USR計畫回應社會需求,讓師生在實際參與中累積寶貴的實務經驗,促成地方永續發展;該校秉持務實致用教育理念,積極推動跨域創新與永續發展,致力成為技職教育典範,
黃能富校長強調,此次獲獎的USR計畫充分體現南臺科大的教育核心價值,不僅促進文化共融,也讓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永續,展現高等教育對社會的積極影響,未來會持續深化USR計畫,讓學生走出課堂,透過創新與實作,與社會攜手創造共榮互助的永續未來。
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旨在表彰具顯著社會影響力的USR計畫,促進高等教育機構間的交流與共同成長,此屆競爭激烈,南臺科大憑藉多年深耕在地努力脫穎而出,兩項計畫成功獲獎,展現在推動USR方面的卓越成就。
南臺科大說明「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計畫深耕臺南西港在地文化,結合音樂、影像與表演藝術,創作出富含地方特色的歌曲、紀錄片與電子書,並與知名劇團「躍演」攜手打造共融音樂劇;計畫推動過程強調社區共創重要性,不僅讓當地居民參與創作與演出,更透過音樂將新舊居民連在一起。
計畫主持人徐志杰說,藝術具凝聚社區力量的潛能,能夠促成文化傳承與社會共融,讓城鎮的故事不僅停留在過去,更持續延續成為共同記憶,除透過創作讓在地居民的故事被看見,也讓年輕人重新認識並珍惜地方文化,另也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合作開發AR導覽軟體,透過數位科技與國際交流讓西港獨特的陣頭文化傳播至更廣的舞台。
南臺科大「蘊漁USR 綠電創能與節能實務學分學程」計畫關注台灣西南沿海養殖漁業的減碳轉型。計畫主持人機械系陳宥任教授指出,台灣養殖業仰賴人力,面臨高成本與環境負擔,此計畫引入綠電創能與智動化技術,期透過科技減少碳排放,提升養殖業永續性,也鼓勵學生深入場域實踐,參與養殖技術創新與優化,提升學習動機與實務能力;除技術層面的提升,也著重產學合作,與在地業者共同探討如何在維持經濟效益時兼顧環境永續,創造雙贏模式,期待透過長期投入,逐步改變產業生態,為台灣的永續發展貢獻實際行動。
南臺科大校長黃能富認為,大學的影響力不僅止於學術研究,更應透過USR計畫回應社會需求,讓師生在實際參與中累積寶貴的實務經驗,促成地方永續發展;該校秉持務實致用教育理念,積極推動跨域創新與永續發展,致力成為技職教育典範,
黃能富校長強調,此次獲獎的USR計畫充分體現南臺科大的教育核心價值,不僅促進文化共融,也讓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永續,展現高等教育對社會的積極影響,未來會持續深化USR計畫,讓學生走出課堂,透過創新與實作,與社會攜手創造共榮互助的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