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日纪念讲座 音乐叙事传承言论自由精神
内政部长刘世芳日昨出席「自由的旋律-从审查到开放」言论自由日纪念讲座时表示,四月七日是郑南榕先生殉道的日子,行政院在一○五年将这天核定为言论自由日,纪念郑南榕先生坚定捍卫基本人权,不惜__牲宝贵生命的精神。在过去威权统治时期,连音乐创作也是被严密的管控,台湾民主化後,言论自由使得社会更为开放,今年讲座特别以「现代音乐与言论自由」为主题,邀请音乐人从创作角度出发,分享对於言论自由的体悟与作品背後的故事,透过音乐叙事,回顾台湾历史,也让更多年轻世代重新认识前辈们争取民主自由的历程,进而让捍卫言论自由的精神向下扎根。
刘部长致词时指出,言论自由是民主宪政的基石,过去言论自由受到威权体制的压迫,所以郑南榕先生挺身对抗。她强调,唯有当我们每个人都团结,生活在有正常民主程序的国家时,才有人权的保障,才有言论的自由,若台湾没有主权、没有自己的国家的时候,言论自由将会是空的。因此,在言论自由日这一天,刘世芳提醒国人应更加团结,共同守护得来不易的民主成果。
本场讲座开场由新生代台语、越语饶舌组合「水蜜桃侦探社」带来一段致敬郑南榕先生的特别演出,座谈则邀请音乐人余佩真、吴志宁、农村武装青年主唱阿达与郑南榕基金会董事长郑竹梅女士进行对谈,分享交流彼此的音乐创作,余佩真带来<观世音>、<守夜的牧羊人>二首歌,用音乐向捍卫信念的生活革命者致意;吴志宁献唱<全心全意爱你>、<灯塔>,将父亲吴晟的诗改写成歌,音乐充满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热情与爱,传递温柔坚定的力量;阿达演出<阿母的话>、<予你的歌>,从为人父的视角,讲述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郑竹梅则分享在父亲过世卅五年後,用音乐续写自己九岁时写的诗,以<未完成的诗>追忆父亲郑南榕,三位音乐人从年轻人的视角传达言论自由的理念,与台下百位观众一起度过极具纪念意义的夜晚。
刘部长致词时指出,言论自由是民主宪政的基石,过去言论自由受到威权体制的压迫,所以郑南榕先生挺身对抗。她强调,唯有当我们每个人都团结,生活在有正常民主程序的国家时,才有人权的保障,才有言论的自由,若台湾没有主权、没有自己的国家的时候,言论自由将会是空的。因此,在言论自由日这一天,刘世芳提醒国人应更加团结,共同守护得来不易的民主成果。
本场讲座开场由新生代台语、越语饶舌组合「水蜜桃侦探社」带来一段致敬郑南榕先生的特别演出,座谈则邀请音乐人余佩真、吴志宁、农村武装青年主唱阿达与郑南榕基金会董事长郑竹梅女士进行对谈,分享交流彼此的音乐创作,余佩真带来<观世音>、<守夜的牧羊人>二首歌,用音乐向捍卫信念的生活革命者致意;吴志宁献唱<全心全意爱你>、<灯塔>,将父亲吴晟的诗改写成歌,音乐充满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热情与爱,传递温柔坚定的力量;阿达演出<阿母的话>、<予你的歌>,从为人父的视角,讲述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郑竹梅则分享在父亲过世卅五年後,用音乐续写自己九岁时写的诗,以<未完成的诗>追忆父亲郑南榕,三位音乐人从年轻人的视角传达言论自由的理念,与台下百位观众一起度过极具纪念意义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