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治療3個月 骨折術後沾黏患者重拾手部靈活度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2025/04/08

42歲陳姓女患者,騎機車車禍造成右手肱骨幹骨折,經由骨科醫師進行肱骨復位內固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沒想到10天後又跌倒造成右手挫傷,因為擔心術後的患部又受到傷害,遲遲沒有進行術後復健治療。術後近兩個月患者開始進行復健,卻發現關節處腫脹沾黏導致右手抬不起,也沒辦法自己扣內衣,經由童綜合醫院復健醫學部陳逸婷物理治療師安排鷹式手工具軟組織鬆動術來治療術後關節沾黏僵硬之問題,治療目的改善關節活動度以及增進肩部功能性能力等,積極復健中患者配合治療室治療結合生活密集訓練,讓患者原本抬不起來的右手半個月後可以抬高到45度,一個月後活動幅度從45度提升到90度,二個月後已經順利可以抬高到160度,三個月後肩部已接近正常活動度。

陳逸婷物理治療師指出,術後為防止關節活動度受限、軟組織沾黏或肌肉萎縮等狀況發生,可積極復健進行運動治療,還能加速患部的痊癒。運動治療又稱為治療性運動,患者藉由治療性運動讓患側肢體適度的來伸展關節內軟組織、降低肌肉痙攣的發生、增加肢體動作的協調等。常見的運動治療處方包含了伸展、阻力及耐力、協調與平衡等運動,對於促進恢復與預防傷害都能給予最有效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