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迎國際學伴 相見歡
【記者戴欣怡/新竹報導】 2025/04/07

新竹市水源國小與竹蓮國小日前分別舉行國際學伴相見歡活動,促進跨國文化交流。活動由來自瑞士、法國、蒙古等國的大學生,以及臺灣大學本地生共十四人參與,水源國小學童以英語介紹國樂,並與學伴共享新竹美食;竹蓮國小則安排玻璃工藝手作、自行車安全體驗及水潤餅午茶等活動,並以新竹米粉作為伴手禮迎接國際學伴。透過豐富課程活動,兩校展現校本特色課程,提升學童英語能力與國際視野,讓新竹的孩子成為世界的孩子。

新竹代理市長邱臣遠昨(六)日表示,市府持續推動市長高虹安的「新竹好學」施政理念,相當支持學校參與國際交流,並肯定水源國小與竹蓮國小積極申請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及參與「國際學伴計畫」。期望透過學生間的交流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大學生互動,讓竹市的孩子在校園內就能接觸外國多元文化,提升語言能力並培養國際視野,成為世界的孩子。

水源國小校長陳桂里表示,校內長期推動國際教育,此次活動中,學童不僅以流利的英語介紹國樂及新竹特產,還與國際學伴一同體驗傳統樂器及品嚐在地美食。自一一一學年度起參與教育部「國際學伴計畫」,透過視訊交流及實體活動,讓孩子走出課堂,跨越語言與文化的藩籬,搭建友誼橋樑。

竹蓮國小校長劉向欣表示,學校透過參與臺灣大學主辦的「國際學伴計畫(ICL)」,提供學童與國際友人互動的寶貴機會,並推廣新竹市在地文化。這次活動讓國際學伴體驗玻璃工藝手作、自行車交通安全體驗及水潤餅午茶,並以新竹米粉作為伴手禮。竹蓮國小學童熱情接待國際學伴,從迎賓表演的練習、英語介紹的準備到活動當天的接待,都是難得的學習經驗,讓孩子體會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並學習相互欣賞與尊重。

教育處指出,國際教育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重要環節。水源國小與竹蓮國小透過校本特色課程與活動,不僅提升學童英語能力與國際視野,也讓孩子在互動中學習理解、尊重、團結與自信。市府未來將持續鼓勵更多學校參與國際交流,並全力邀請姊妹市及友好城市到新竹市交流參訪,讓新竹的學子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朝向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