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種會與在地民間組織關懷緬甸地震受災兒少 籲各界關注災後恢復

▲緬甸面臨嚴峻災害,芥菜種會將提供兒童心理支持與教育援助,幫助孩子走出災後創傷。 (圖:芥菜種會提供)
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重大的災害卻因國內政局動盪嚴重削弱了災難的應變能力,救援行動十分艱困。基督教芥菜種會第一時間攜手在地組織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台灣好鄰居協會,以及日本援助與救濟協會(AAR Japan)等民間與人道救援跨國組織,提供兒少及家庭緊急物資援助需要,同時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兒少照顧的行動,一起將台灣的愛送往緬甸,成為需要者的後援,幫助受災兒少與家庭的生存權。
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表示,自創辦人孫理蓮女士創會以來,芥菜種會深耕照顧超過73年,致力接住因環境變化或家庭變故等而陷入困境的孩子。0328緬甸強震讓許多兒少顛沛流離,國際援助卻卡關的阻礙,芥菜種會秉持「哪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的服務初衷,集結各方力量,一起送愛到緬甸,並透過緬甸在地組織及國際機構等民間管道,將資源送往當地。
面對這場緬甸百餘年來最嚴重的天災,已知罹難人數超過 2千人,另有逾 4千人受傷,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預估,最終死亡人數恐怕破萬人。一名來自災區的身障婦女Shwe無助地說:「我的家在地震中倒塌了,我的侄女和村民共 9 人不幸罹難。我們現在只能暫時避難在附近的修道院,但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因為食物、水和基本物資都嚴重短缺,交通也中斷了。許多兒童沒有適當的安置點,甚至沒有人可以照顧他們。」
芥菜種會全球防救災副處長吳秉翰表示, 以過去的災害實務經驗來說,兒童通常是災難中的弱勢,也最容易被忽略,因兒少聲音不容易被傳達出去,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在這次緬甸強震中,芥菜種會第一階段將緊急針對兒少和家庭的需要給予支持和協助,幫助兒少緊急物資、居住需求和心理的需要。
過去花蓮0403地震、嘉義0121地震,以及2023年土敘地震的援助行動,芥菜種會累積災後救助與家庭恢復經驗,並將原有食物銀行的服務,轉型為「家的生活照顧」,提供長期支持,幫助受災兒少與家庭恢復生活。芥菜種會盼望結合在地夥伴團隊,在緬甸設立「生活物資照顧倉」,首批物資預計4月6日進行運送,包括即食罐頭、尿布、帳篷、睡袋以及蚊帳等萬餘份緊急物資,確保兒少家庭獲得基本生活所需。
除了人道緊急救援,芥菜種會計畫於5月派遣團隊前往緬甸,進一步評估當地需求,並提供中長期服務,包括兒童心理支持與教育援助,幫助孩子走出災後創傷,陪伴兒少重建未來。芥菜種會實踐「用助人的方式傳遞上帝的愛」的使命,誠摯邀請社會各界加入兒少照顧的行列,支持緬甸強震兒少與家庭恢復,相關資訊請見芥菜種會官網https://lihi3.com/D8kiz,或洽服務專線:02-7705-9292。
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表示,自創辦人孫理蓮女士創會以來,芥菜種會深耕照顧超過73年,致力接住因環境變化或家庭變故等而陷入困境的孩子。0328緬甸強震讓許多兒少顛沛流離,國際援助卻卡關的阻礙,芥菜種會秉持「哪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的服務初衷,集結各方力量,一起送愛到緬甸,並透過緬甸在地組織及國際機構等民間管道,將資源送往當地。
面對這場緬甸百餘年來最嚴重的天災,已知罹難人數超過 2千人,另有逾 4千人受傷,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預估,最終死亡人數恐怕破萬人。一名來自災區的身障婦女Shwe無助地說:「我的家在地震中倒塌了,我的侄女和村民共 9 人不幸罹難。我們現在只能暫時避難在附近的修道院,但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因為食物、水和基本物資都嚴重短缺,交通也中斷了。許多兒童沒有適當的安置點,甚至沒有人可以照顧他們。」
芥菜種會全球防救災副處長吳秉翰表示, 以過去的災害實務經驗來說,兒童通常是災難中的弱勢,也最容易被忽略,因兒少聲音不容易被傳達出去,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在這次緬甸強震中,芥菜種會第一階段將緊急針對兒少和家庭的需要給予支持和協助,幫助兒少緊急物資、居住需求和心理的需要。
過去花蓮0403地震、嘉義0121地震,以及2023年土敘地震的援助行動,芥菜種會累積災後救助與家庭恢復經驗,並將原有食物銀行的服務,轉型為「家的生活照顧」,提供長期支持,幫助受災兒少與家庭恢復生活。芥菜種會盼望結合在地夥伴團隊,在緬甸設立「生活物資照顧倉」,首批物資預計4月6日進行運送,包括即食罐頭、尿布、帳篷、睡袋以及蚊帳等萬餘份緊急物資,確保兒少家庭獲得基本生活所需。
除了人道緊急救援,芥菜種會計畫於5月派遣團隊前往緬甸,進一步評估當地需求,並提供中長期服務,包括兒童心理支持與教育援助,幫助孩子走出災後創傷,陪伴兒少重建未來。芥菜種會實踐「用助人的方式傳遞上帝的愛」的使命,誠摯邀請社會各界加入兒少照顧的行列,支持緬甸強震兒少與家庭恢復,相關資訊請見芥菜種會官網https://lihi3.com/D8kiz,或洽服務專線:02-7705-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