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肾病变常无症状 无自觉 糖尿病友应定期筛检
【记者李嘉祥/台南报导】 2025/04/01

▲卫福部肾脏内科罗翊中医师说明早期肾病变患者常无症状无自觉,提醒糖尿病病友应定期筛检,避免罹患糖尿病肾病变。 (记者李嘉祥摄)
六十六岁的林先生有超过十年的糖尿病病史,控制不甚理想,某次例行健康检查时发现有蛋白尿,经诊所医师建议转诊至卫福部新营医院肾脏科进一步评估;肾脏内科罗翊中医师检查後确诊林先生为糖尿病肾病变,属於慢性肾脏病3a期,评估针对糖尿病、蛋白尿以及慢性肾病进行治疗,经过妥善治疗及生活习惯改变,一年来林先生病况稳定,并没有持续恶化情形。

罗翊中医师表示,肾脏是沉默的器官,九成以上的早期肾病变患者,常常没有症状而不自觉,而糖尿病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危险因子,平均每三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患有慢性肾脏病,末期肾病患者更有接近四十四%是糖尿病所造成,尤其是十年以上第二型糖尿病史或是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罹患肾脏病的风险尤其高,须密切追踪肾功能,建议糖友透过定期筛检来发现肾脏病变,才能尽早介入治疗。

罗翊中医师建议临床上可藉由检测来早期诊断肾脏病变,例如检测白蛋白尿,即早晨第一次尿液里白蛋白与肌酸酐比值,白蛋白尿检测值小於卅mg/g为正常;检测值於卅至三百mg/g即代表开始有微白蛋白尿,肾脏已开始有损伤,当检测值大於三百mg/g时为巨量白蛋白尿,代表肾脏结构及功能已有一定程度受损,可能进入不可逆的状态,未来也容易发生心血管病变;另也可检测肾丝球过滤率,当eGFR小於六十ml/min/1.73m2,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根据不同的eGFR可区分出不同分期的肾脏病。罗翊中医师建强调,目前临床上已有多项科学实证药物可针对糖尿病肾病变以及白蛋白尿进行治疗,能有效减缓肾功能恶化,避免进入末期肾脏病以及洗肾,也提醒民众,控制好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早期筛检早期介入治疗,才是维持肾脏健康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