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鞦韆節 黃敏惠:文化與技藝傳承

▲黃市長參與活動現場各局處的宣導攤位。
(記者蘇秀枝攝)
全台獨「嘉」,傳承超過二百年的嘉義市鞦韆節於昨(三十)日在嘉義市武當山玄天上帝廟廟埕熱鬧登場,黃敏惠市長帶領市府團隊出席,參拜並祈求平安。現場集結不同年齡及世代的選手在十二公尺高的鞦韆架上比技藝、也比膽識,現場驚呼連連。
黃市長表示,原本是地方的民俗活動,但嘉義市為推廣宗教觀光,與宮廟、里辦公處、社區和各單位一起合作,吸引更多人潮,讓活動效益極大化。而起源於疫情祈福的「盪鞦韆」儀式,象徵向上帝爺公祈求身強體健、平安順利。黃市長指出,「鞦韆節」已成為嘉義代表性的民俗特色,與北天燈、南蜂炮並列為臺灣重要傳統活動。今年不僅有來自各地民眾參與,女子組參賽者也報名踴躍,象徵著性別平權的進步與社會的多元包容。民生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出版《幌韆鞦的上帝爺公》繪本,傳承地方文化。
相傳高空盪鞦韆活動源自清朝先民來臺開墾時期,嘉義市下路頭地區瘟疫氾濫,村民祈求玄天上帝保佑,奉神意搭設鞦韆架舉行盪鞦韆儀式消災祈福,瘟疫果真消除。此後每逢閏年玄天上帝誕辰舉辦酬神祭典時舉辦,至民國九十七年,市府為發展地方宗教觀光,經擲筊獲玄天上帝同意,改為每年辦理。
黃市長表示,原本是地方的民俗活動,但嘉義市為推廣宗教觀光,與宮廟、里辦公處、社區和各單位一起合作,吸引更多人潮,讓活動效益極大化。而起源於疫情祈福的「盪鞦韆」儀式,象徵向上帝爺公祈求身強體健、平安順利。黃市長指出,「鞦韆節」已成為嘉義代表性的民俗特色,與北天燈、南蜂炮並列為臺灣重要傳統活動。今年不僅有來自各地民眾參與,女子組參賽者也報名踴躍,象徵著性別平權的進步與社會的多元包容。民生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出版《幌韆鞦的上帝爺公》繪本,傳承地方文化。
相傳高空盪鞦韆活動源自清朝先民來臺開墾時期,嘉義市下路頭地區瘟疫氾濫,村民祈求玄天上帝保佑,奉神意搭設鞦韆架舉行盪鞦韆儀式消災祈福,瘟疫果真消除。此後每逢閏年玄天上帝誕辰舉辦酬神祭典時舉辦,至民國九十七年,市府為發展地方宗教觀光,經擲筊獲玄天上帝同意,改為每年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