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造礁-针织珊瑚」启动 推广海洋保育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台中市立图书馆与天钰环境永续基金会於昨(二十八)日共同举办「陆上造礁-针织珊瑚」教师研习工作坊启动仪式,由海科馆馆长王明源、台中市图馆长曾惠君及天钰基金会总监叶嘉青共同主持。这项创新计画将环境教育与手作艺术结合,透过《SOS探险队∶拯救珊瑚大作战》绘本及互动课程,带领学子认识珊瑚礁生态的珍贵与脆弱性。(见图)
此计画延续海科馆一百零六至一百一十年间与环境部合作的「陆上造礁-针织珊瑚」校园推广成果,当时巡回全台四十二所学校获得热烈回响,後续更持续收到各校参与询问。今年在天钰环境永续基金会赞助下扩大办理,由台中市立图书馆整合十所学校资源,将珊瑚保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参与教师透过珊瑚生态课程、教案研讨及珊瑚复育实作等多元方式,未来将把海洋保育理念融入校园教学。
海科馆馆长王明源表示,珊瑚礁生态系虽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百分之零点二,却孕育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的海洋物种,这些『海底热带雨林』不仅是重要观光资源,更是监测气候变迁的关键指标。活动中也特别规划针织珊瑚手作活动,让参与者透过一针一线的创作过程,亲身体验珊瑚造礁所需的漫长时间,深化保育意识。
天钰基金会叶嘉青总监指出,一起带领孩子透过阅读与手作,守护这片蔚蓝的大海,守护我们的未来。台中市图曾惠君馆长补充说明,後续也将透过图书馆连结学校资源,让「针织珊瑚」行动持续扩散影响力,而市图的新总馆「台中绿美图」将於今年底开馆,期待透过艺术力量,共同为环境永续发展贡献心力。
海科馆针对永续环境和海洋资源的保育,长久以来务实与扎根的作为,有目共睹也获得很多民间团体和企业的支持与共同投入。也让永续环境教育和海洋资源的保护,以博物馆为轴心,展开资源连结、心手相连,让更多人为这片土地和海洋共同努力!
此计画延续海科馆一百零六至一百一十年间与环境部合作的「陆上造礁-针织珊瑚」校园推广成果,当时巡回全台四十二所学校获得热烈回响,後续更持续收到各校参与询问。今年在天钰环境永续基金会赞助下扩大办理,由台中市立图书馆整合十所学校资源,将珊瑚保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参与教师透过珊瑚生态课程、教案研讨及珊瑚复育实作等多元方式,未来将把海洋保育理念融入校园教学。
海科馆馆长王明源表示,珊瑚礁生态系虽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百分之零点二,却孕育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的海洋物种,这些『海底热带雨林』不仅是重要观光资源,更是监测气候变迁的关键指标。活动中也特别规划针织珊瑚手作活动,让参与者透过一针一线的创作过程,亲身体验珊瑚造礁所需的漫长时间,深化保育意识。
天钰基金会叶嘉青总监指出,一起带领孩子透过阅读与手作,守护这片蔚蓝的大海,守护我们的未来。台中市图曾惠君馆长补充说明,後续也将透过图书馆连结学校资源,让「针织珊瑚」行动持续扩散影响力,而市图的新总馆「台中绿美图」将於今年底开馆,期待透过艺术力量,共同为环境永续发展贡献心力。
海科馆针对永续环境和海洋资源的保育,长久以来务实与扎根的作为,有目共睹也获得很多民间团体和企业的支持与共同投入。也让永续环境教育和海洋资源的保护,以博物馆为轴心,展开资源连结、心手相连,让更多人为这片土地和海洋共同努力!